下次见到主子姑姑,他终于能挺直腰板回话了。

船行的很快,却快不过金花的纳吉。

苗大嫂还是有点犹豫,“赵嫂子这是不是忒快了点。”谁家从纳采到迎亲不得准备个小半年的时间,他们这才半个月,忒赶了,苗大嫂觉得有点委屈闺女了。

“哎,这不也是没办法吗,这白秀才要赶着去白鹿书院报道。人家书院就给了那么点时间,白夫人想让儿子成亲了再走,否则这去了府城往返哪里那么容易。

这亲事早点办了,到时候小两口一起去,金花到了书院还能帮着洗洗衣服,做做饭。不用在家里伺候婆婆,小两口在外面单独过日子,和和气气多好。”赵媒婆说道。

想着白夫人允诺的谢媒钱,赵媒婆尽职尽责的劝说着。

苗大嫂一听也是啊,白家那孩子也算知根知底,虽然平时大多呆在怀河镇,跟村里人接触不多,但是每次遇到都是彬彬有礼的打招呼。

一点也没有看不起他们种大地的。

白夫人也说了,婚后让小两口去府城,让金花陪着白庭轩去求学。不说别的,单从这一点看,就知道白夫人不是那刻薄的婆婆。

要是白氏把金花留家里伺候他们夫妻俩,这别人也说不出什么话来,毕竟孝敬公婆是天经地义的事。

可是白氏当着苗家所有人的面主动应承让白庭轩成亲了带着媳妇儿走,他们两口子身体还硬朗呢,不需要媳妇儿伺候。

这么明理的婆婆哪里找呀,除了婚期赶点,她似乎也挑不出什么理来。

那么她到底在不安个什么劲头呢,苗大嫂想不明白,便踹了踹蹲门口抽烟的苗大郎。

“他爹,你说句话,你觉得这门亲事怎么样。”

苗大郎不吭声,正郁闷着呢。

怎么这么快,闺女刚及笄,还想着留两年呢,这么快就要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