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先生心说,我就会讲故事,不会写故事啊,我会的就这几个,术业有专攻,懂不懂。

我是说书的,不是写书的。

看,文姜发财的地方这就不来了。

她满肚子都是故事呢,写来换点钱应应急呗。

说干就干,一口气喝完碗里的茶水,文姜拉着长寿出了茶楼。

转悠了好大会儿,才在一条狭窄的巷子里找到了一家看起来随时要关门的书铺。

要说为啥放着满大街装修豪华的铺子不去,非要找这么个偏僻又小的店铺呢。

哎,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兜里总共就这么点铜板,去人家大书铺里,能买得到一支毛笔么。

果不其然,这家小书铺的老板尽管对文姜提出的买100张最便宜的黄纸,一支最便宜的毛笔的事嗤之以鼻,还是不情不愿的去给她找了出来。

最后文姜好说歹说,还让大胡子的老板给饶了一小块边角料的墨块。

有了纸张笔墨,文姜带着长寿找了个没什么人往来的胡同,搬了块石头当桌子,飞速的开始写起来。

故事现编是来不及的,只能拿来主义了。

文姜挑选的是梁山好汉的故事,把官府在原著的基础上美化三分。官家是好的,只是下面有些不听话的贪官污吏逼得一百零八好汉上了梁山。

她可不想惹上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