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的距离有三公里,于桓计算了一下,得出除非他们花费的时间差在三分钟以上,不然还是一起跑总分更高。

谢平戈倒没有算这个:“我觉得分数不是特别重要。这个项目需要的默契度不高,正好给我们练练手,在心态上接受对方是共同进退的搭档的事实。”

于桓一想是这么个道理,便果断给彼此扣上了手环,第一队出发。

两个人一开始的跑速都不快,牵引绳对他们的影响也小,然而在他们加速之后,牵引绳的不利影响便凸显出来了。

“我们以后比拼的时候要注意多思考一点变量,”于桓点评道,“比如这次,我们两个就都忽略了快速奔跑的情况下,哪怕我们的速度一致,牵引绳也会对我们造成不小的不利影响。”

谢平戈应了一声。他们两个尝试了几个速度,最终没有选择两个人共同能跑的最高速度,而是选择了让两个人最舒服的速度。

这个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进程,逐渐从第一个出发的小队落后到了第三,不过两个人心态都很好,没有加快速度,而是维持着之前的速度继续往前。

谢平戈对他的心态有点意外:“我以为运动员会比较有胜负欲?”

于桓喘着气回答:“是,但是运动员也最清楚一局的胜负并不代表什么。你呢?我以为第一名出道、为了舞台可以日夜不歇的你会对名次比较在意。”

谢平戈想了想,答道:“性质不太一样。《逐梦》那会拿第一不仅仅是我的愿望,还是粉丝和一些淘汰的朋友的愿望,所以我会更在意一点。这个节目的话,只要你不介意,我们又确实努力了没有偷懒,我就没什么感觉。”

两个人说着,都笑了起来,算是对对方的心态有了初步的认识。

他们能感觉到对方的想法和自己并不一致,但是也能感觉到对方和自己的心态没有不可调和的地方,都对这个搭档的选择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