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页

陆长舟:老婆你理理我。

楚橙:烦死了,睡吧。

感谢订阅。

第五十一章

一场雨宣告了八月的来临, 焦金流火遍地如焚的大地有所缓解,暑气一散蝉鸣也渐渐熄了。

今年中秋,恰是朝廷每逢三年的官员轮换之年。官员致仕,升迁外放都需在中秋前处置妥当。调任名单由内阁拟好, 平宣帝亲自过目。不过这天早朝, 太子和端王因空出的户部尚书一职人选, 吵得不可开交。

原先的户部尚书已到了致仕的年纪, 离任前, 本也举荐了侍郎范选升任尚书一职,可惜半月前范选父亲亡故, 需回乡丁忧三年,户部自然成了双方争抢的肥肉。

以前, 众人虽有心揣度周元烨上位的可能性, 但见他在朝中领着闲职似乎没什么上进心, 不敢冒然押注。不过周元烨封王以后, 势力已是今非昔比。

两月前,他纳都指挥使郑岐之女郑玉娘为侧妃。虽说都指挥使司隶属五军都督府,并听命于兵部, 但却是除汴京外的地方最高军事管理机构。借郑岐之手,周元烨在兵权上渐渐有了势力,而楚建业在御史台多年, 说话也有几分分量。

如今, 太子和端王,谁成谁败还真不好说。

关于户部尚书一职二人各有举荐之人, 早朝上平宣帝沉吟不语, 倒是目光在太子周承安的身上停留了片刻。

下朝后, 尚书一职的人选依旧未定。太子回到东宫, 心腹便不住地劝说:“殿下,端王实力已不容小觑,如今御史台和兵部都有他的人,若户部再落入他之手,往后叫东宫属臣如何自处?”

周承安岂会不知户部的重要性,军费赋税土地都绕不开户部。周元烨有文武大臣做他的左膀右臂,若再有钱……

他蹙眉沉思时,心腹便道:“依下官之见,朝中还是缺少能为殿下说话的人,不若趁机拉拢平阳侯府?陆寻曾在京外署衙管过户籍赋税一事,况且平阳侯府人才辈出,落到实处的兵权更不用说。”

太子不是没想过这条路,但平阳侯府出了名的只忠君,哪是这么容易说动的。他做事总是犹豫t 不定,回想早朝上平宣帝看自己的那眼,不确定地问:“你说,父皇到底何意?难不成真想废了孤的太子之位?还是想看孤与端王斗个你死我活?”

他那心腹是前皇后戚氏一族的人,一听太子还在犹豫到底要不要和端王斗,急了:“殿下,端王步步紧逼,您难道要将名正言顺的太子之位拱手让人不成?依臣看,陛下不阻止端王勾结朝中势力,不就是想您和端王比试比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