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页

第二天一早,丛玲就收拾好了,等着带成果去看李文江教授。

成易放假,也想跟着去玩。

能带孩子出去见见世面,成果是不会拒绝的。

这也是为啥成易才三四岁的年纪,却比家属营其他小孩更有见识,更聪明。

那是因为成果从小就开始带着成易见识这世上的各种事情,锻炼出了成易的应变能力和眼界。

李文江教授开了个人工作室,也会对外承接工作。

只不过都是让他的学生出去接活,他自己隐居幕后,很少出面的。

但是他年轻时,受了丛玲父母的恩惠,丛玲出面牵线搭桥。

李文江肯定会给这个面子,亲自出手接下成果的委托。

“不知道成果同志对要修建的建筑,有什么需求?”李文江问。

“要有电梯、很好的绿化环境和活动场所,还要有地下停车场。”成果提出的要求,都是21世纪几乎每个开发商都会考虑的因素,也是21世纪普通住宅房都有的设施。

可在八十年代的李文江眼里,就是异想天开。

地下停车场?

现在的老百姓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连小汽车都买不起,要地下停车场干啥?

绿化环境?

现在大家住的筒子楼,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就是最美好的愿望了。

活动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