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页

这聪明人聚集在一起,那干起事情来,就是要比一般人快一倍,甚至好几倍的速度。

这成果在东城呆的第三天早晨,合作生产的第一件羽绒服就加班加点的做出来了。

成果仔细查看了一下款式和质量,很不错,和她想象中的没啥区别。

“成老板,我这个厂子光是熟练的裁缝就有六十多个,这衣服能成批裁剪和成批生产,这分工合作下来,一天能生产一两百件羽绒服,这八千件羽绒服要不了两个月就能生产完。”

厂长对成果说:“今天外地的冬天都很冷,我觉得我们生产完这八千件,还能再生产一些其他款式的羽绒服,然后拖到很冷的地方去卖。”

成果含笑看着厂长:“我想厂长肯定也想好了销售渠道对不对?”

“销售渠道你放心,我们厂子有合作的商场,到时候羽绒服生产出来,就直接发给商场。”厂长说:“至于这价格嘛……”

厂长的话还没说完,成果就接话:“价格可以往上涨。”

这提供给军人的衣服,可以少挣钱,那是因为军人保家卫国。

但是卖到市面上的羽绒服,就是另外的价格了。

八十年代的人均工资不高,可是生活用品的价格却相对比较高。

比如一双好点的牛皮鞋,就得十几块。

一件夏天的的确良衬衣也要十一二块,就更别说这冬天保暖的军大衣,供销社都是卖三四十块钱……这是劳动力和生产力都跟不上,所造成的局面。

没有好东西或者好东西市场上缺少,那价格肯定就上去了!

但是成果卖去市面上的羽绒服,那肯定要跟上市场上的价格来。

她是个商人,正儿八经的定价赚钱,那不是理所当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