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页

以前做豆腐能赚钱,虽然辛苦做豆腐的人也不会外传。没有人指点,村里人知道做豆腐的步骤也不敢轻易尝试——粮食精贵,不舍得浪费。

张支书试做,还教他们,此时还在农场买石膏,以至于甭管对他口服心不服的人,还是羡慕嫉妒他的人,今天都是他的拥护者。

常言道,爱屋及乌。

那位村民这么一说,其他人愈发生气,“老高,小芳和剑平回来也别让剑平教他们。”

高素兰苦笑:“先不说剑平听不听我的,就算听我的,等小芳她爹回来——”

“那我们在这儿等他。我家也泡豆子了,等他回来让他上我家去。”

高素兰:“你豆子没磨,拿啥教你们?”

“那我让他们快点。”说话的人起身,到门口停下,对其他人说,“你们在这儿等小芳她爹。”回家喊她男人把豆子拎出来,她去村委会赶人。

知青也知道村里就这一个磨盘,很多人都等着。

周长河年龄大还是老知青,敢直接数落方剑平,潘恢就问他:“怎么办?”

“去年没了张屠夫,过年也没吃带毛的猪。我就不信没他做不出来。”周长河把最后一点豆子倒磨盘眼里,“磨好咱们走。”

那位等着他们让磨盘的村民看到豆浆稠的跟粥一样,忍住笑心说,我看你们能做出个啥玩意来。

周长河把磨好的豆子倒入锅中,可算意识到不对劲——比在城里喝的豆浆还稠,这怎么变成豆腐脑,然后做豆腐啊。

十几个知青面面相觑。

跟方剑平同一届的女知青觉得这样不行,“我还是去找方剑平吧。”说着看向周长河。

周长河看其他人,“你们有没有谁做过豆腐?”

豆腐这东西便宜的很,五毛钱买的全家吃不完,谁吃饱了撑的做这个。再说了,城里也没几家有磨盘。就算有磨盘,需要工作也没那个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