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向丽瑄的甜品店,范畴就很明确。

但“美食小店”这个概念,相对就很模糊,是要卖小吃吗?

刘导指了指地图上标注的小字,每一样公共场所旁,几乎都标注了开门的时间,食堂只在早六点至九点,十一点至两点,以及下午的五点至八点开放。

丁灵悟了,“那我是不是可以和食堂岔开经营时间,主要以售卖一些简单快捷的小食为住,方便老人们在广场活动之余,随时补充能量?”

刘导欣慰地点点头,又提醒在场各位一句,“你们在做一切计划前,一定要从老人的角度出发,以健康为首要考虑因素。”

这确实有点难。

想到小食,一般最先想到的就是各种炸货,鸡米花、洋葱圈、炸鸡炸串儿,这都是比较常见的。

但显然不适合出现在老年人的菜单上。

丁灵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好想法,索性决定回去再想,先将第一次参观养老机构的名给报上。

就在后天。

报名这次参观活动的,除了丁灵和向丽瑄以外,还有一位将在小镇内负责管理书画室的青年画家,以及被刘导强制性要求参加的邹翼凯。

四人去的是一家中档档次的老年公寓。

不是网传的那种入住就要交几百万押金的高档老年公寓。设施不算豪华,却很简洁温馨,从进入大门以后,一路上无论是在室外还是室内,都能看见供老人抓扶的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