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9章突出奇兵

澳洲风云1876 葡萄无牙 2075 字 2022-10-02

在漆黑的夜里从海中向陆地强行登陆,巨大的末知会带来巨大的恐惧,登陆之后还要摸黑爬山,面对黑暗中不知道在哪里的敌人火力点,简直是把人玩死的节奏。

清晨这个时间点就好多了,可以发挥登陆护航舰队强大的火力优势,对奥斯曼军队的反击炮火实施较为精准的打击。

事实证明

李建洋少将选择的正确性,苏弗拉海湾并没有要塞炮台,属于敌军防守薄弱地区,奥斯曼军队阵地上的反击炮火压根儿也无法对登陆的舰船造成威胁,很快在英国海军的大口径火炮反击下灰飞烟灭。

排名世界第一的英国皇家海军操炮能力可不是玩的,反击炮火打的又准又狠,将奥斯曼军队的火炮阵地和前沿阵地蹂躏了一遍又一遍,大逞凶威。

那为什么英国皇家海军在此前的战斗中被打的狼狈不堪呢?

那是因为克里希亚是奥斯曼军队重点防御地区,设置有数個大口径海岸重炮台,全面控制了狭窄海峡周边海域,英国皇家海军纵然全身本事,也无法在狭窄的海峡里与海岸重炮台对轰,以己之短,击敌之长,焉能不败?

此战,英国战列舰歌利亚号,凯旋号和威严号相继被海岸重炮台击沉,多艘主要战舰受创,登陆舰队大伤元气。

而在精心选择的苏弗拉海湾,这里的海面非常宽阔,又没有奥斯曼人设置的海岸重炮台,只有陆军守备部队炮兵,这点儿火力哪里能够经受得住英国皇家海军炮火的摧残。

当李建洋少将率领师指挥部抵达海滩,看了一下手表,刚刚是上午10:20,他手下的步兵三团和四团已经从两侧对敌军发动猛攻,在连续几次攻击不遂之后撤了下来,用快船将轰炸的精确目标点送回护航舰队。

此后,任由海军大口径炮火将敌人防守阵地又翻了一遍又一遍,炸成一片火海。

上午11时许

当护航舰队再次猛轰一个半小时炮火停息之后,三团和四团顺利的占领苏弗拉海湾两侧台地,向两侧各延伸5公里,占领了牢固的有利地形。多达3700余人的奥斯曼军队大部死于炮火中,仅剩下大猫小猫两三只。

步兵二团在率先登陆的一团坦克二连配合下向前猛攻,很快就打穿了奥斯曼帝国士兵把手的三道防线,于下午1:00开始向沿海岸山区纵深挺进,装甲一团的大部队随后卸载,并且跟随先头部队打开的缺口迅猛向前穿插。

奥斯曼军队被打蒙了,步兵二团穿插进入了敌人防御空白地区,一路上遭遇的抵抗几乎等于无。

最大的一次反抗,是位于奥比涅镇上的两个连奥匈帝国士兵,他们正在享受悠闲的下午茶,眼看着杀到眼前的大队英军吓得目瞪口呆,只来得及发起仓促的白刃冲锋,结果被坦克重机枪割麦子一样的打倒在地,变成了满地的尸体。

加里波利岛一个狭长的多山岛屿,有六十英里长,四到十三英里宽,位于达达尼尔海峡的欧洲一边。

这个几乎是荒芜的多山狭长地带的半岛,1915年只有一条泥土公路纵贯全岛,俯视海滨的山脊和陡坡提供了优良的防御阵地,保卫着达达尼尔海峡的欧洲一边,非常有利于防守。

皇家海军陆战2师2团接到的命令,就是不断的突进,在两天时间内前进37英里(登陆场位于岛中部),几乎打到了半岛地形最东北端,才被驻扎在该地区的奥斯曼军队一个整师挡住。

随后,2团先遣突击连连同一个排的坦克迅速后退,占领有利地形,从山头上居高临下封锁唯一的泥土公路。

此后的一天半时间里,2团先遣突击连打退了奥斯曼人连续11次进攻,击毙敌军一千七百余人,击伤二千四百余人,最后整个连只剩下19人,三辆坦克尽数被摧毁。

他们最终坚持等来了大队援军,战后获得了英国乔治五世国王亲自表彰,誉为“昂格鲁-萨克逊民族的真正勇士。”

整个坦克一团在沿着唯一土路挺近的过程中不断分兵,以坦克排和坦克连为单位,据守道路两侧险峻的山岭,桥梁和村镇,共拆分成11个单位,牢牢守住了长达37英里的道路。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德国奥托·冯·赞德尔斯将军率领的奥斯曼第五集团军及其他奥斯曼陆军主力共计317万人,全都被装在加里波利半岛这个袋子里,唯一的出路和后勤补给被皇家海军陆战二师截断了。

意味着英法联军有关门打狗的机会,彻底消灭半岛上的敌人。就斩断了奥斯曼帝国的一支手臂,有很大可能实现温斯顿-丘吉尔海军大臣的设想,逼迫奥斯曼人退出战争。

与此同时

面临极大的困兽犹斗风险,战争将陷入白热化,搞个不好,就把自己搭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