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道速滑一共六个比赛日,顾染在其中五天都有比赛。她从来没想过自己能不能夺冠这个问题,想的都是自己能拿几枚金牌。

他刚才听到妈妈说希望在现场见证他成为奥运冠军,就忍不住问了那个问题。

听到爸妈说没能夺冠也没关系,只要不受伤就好,他心里就觉得暖融融的,就像小时候,每次考试前一晚,他爸会从他手里抽走课本和作业,拉着他出去玩一圈。

冬奥会开始之前,队里发了好多衣服,训练装备,领奖装备,还有全新的比赛服,每一样都是满满的高科技和设计感。

这次比赛服摸起来手感和以前完全不同,更轻、更透气、海豚皮肤面料科技让减阻提速系数达到5、360°全身防切割技术,能够更好的保护运动员不被冰刀划伤。

就连他们领奖时穿的装备都采用了自发热科技,看起来十分轻薄,却能抵御零下30c严寒。

顾染比他的队友们还多了一身衣服——是在开幕式时候穿的。从头到脚,连帽子、围巾和手套都有。虽然所有参加开幕式的运动员都有,但他的就是跟别人不同。

住进冬奥村那天,大家惊喜的发现,他们住的是一个套房,每个人都有一个单独的卧室,外面有个大客厅,男队五个人可以住在一起,每天一起出门吃饭、训练还挺方便。

比赛前的第一次公开上冰训练,也是顾染和队友们第一次走进这个滑冰馆。他环顾四周,三层看台、超大屏幕、洁白透亮的冰面,那一刻顾染脑子里甚至已经浮现出在这块场地比赛的场景,耳边仿佛想起观众震耳欲聋的呐喊。

不只是他,其他队友也被这座崭新的滑冰馆吸引,好奇的四处打量。

而顾染的目光却被冰场周围的摄像头吸引,这其中最显眼的是一组密密麻麻的摄像头阵列,粗略一算,有几十台之多,可以全方位无死角的覆盖整个滑冰馆,没有任何死角。

而且从他们安装的位置来看,这应该是一组三维索道摄像系统,主要用于电视转播。

但其实顾染真正注意到的,是一些布置在赛场周围,角度非常清奇的小型摄像装置。

顾染是一名职业短道速滑运动员,又是一名标准的理科生。这些摄像头安放的位置以及拍摄角度,再结合比赛时候的场景,他脑子里很快就能构建出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