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107

新帝齐康登基后,有不少官员被拉下马。

这些官员里,一部分是皇帝死忠,一部分是昔日五皇子死忠,一部分是太子看不顺眼的。

比如说那位老丞相。

老丞相年岁不小,在大瑜官场之中存在感很低,先帝并不重用。但先帝还留着老丞相,一来是没有合适的人选,二来是丞相不中用,他身为皇帝会安心一点。

丞相一位位高权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太中用了,万一瞒着帝王勾结百官,架空帝王之权,又该如何?

但新帝不这么想,这老丞相一问三不知,而且每一回新帝召老丞相来问话,交流都特别困难。

像这样——

新帝:“尤爱卿,近来朝中官位空缺,朕觉得,一是在翰林院中挑选合适的有学识之子,二是将地方政绩斐然的官吏调至上京,三是可任用一些年轻子弟。”

历朝历代,官位都讲究一个论资排辈,但齐康觉得,还是应当以才能居之。

他看向老丞相:“爱卿觉得如何?”

老丞相老眼微眯,动了动掉了半口牙的嘴:“圣上英明!圣上说得对!”

新帝又道:“爱卿门下书生无数,可有什么合适的人?”

老丞相:“都听圣上的!”

新帝认真想了想:“……尤爱卿,你早膳都吃了些什么?”

老丞相:“圣上这般贤德,真乃是百姓之福啊!”

新帝:“…………”

没过几日,老丞相便光荣退位,回家颐养天年去了。

丞相一位空了下来,不少人对此虎视眈眈。

特别是太后母家李家。

可新帝心目中已有合适的人选了,他想要纪明喜任丞相之位。

虽说明喜今年不过二十四,任丞相之位岁数轻了些,有些不妥。

但新帝自己也二十四,他可以当皇帝,纪明喜为何不能当丞相。

想虽这么想,新帝心中还是不免担忧。倒不是担心其他人说三道四,而是母后那里,他不知该如何交代。

新帝心里正愁着,外头忽而有人通报:“太后娘娘驾到——!”

新帝忙起身行礼:“给太后请安。”

“免礼。”太后身子骨恢复得不错,气色也好,“丞相一位,皇帝心中可有人选?”

新帝犹豫了半晌,还是说了:“母后,朕想选明喜。”

“明喜倒是不错,但皇帝可问过他,他会同意?”

新帝道:“朕昨日试过口风,明喜答应任相三年。”

三年后,纪明喜便要辞官到庙里清修。

新帝心中不舍,但也知这是好友毕生所愿,能推迟三年,是明喜对他的友情。

他自然不能继续拖着人家清修。

太后挑了挑眉。

吴惟安自然不会好心帮太后除去先帝,他是有条件的,太后也答应了。

那条件便是,事成之后,这丞相之位要留给他。

但现下,吴惟安还不能顺理成章登上丞相之位,因此约了三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