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第一百一十回 老君会前夕 季恒:总有……

此去蓬山 寿头 1772 字 2023-04-27

师父有命,季恒只得听从,被白毛老虎咬肿屁股后在云玑洞府闭关修行。避过镜月峰熙熙攘攘看热闹的风潮,也避过掌门让她进执法堂任执司的临时起意。

此次闭关,季恒并未以提升修为为目的,侧重于消化乾山道迷津、心魔境经历以及和霍齐一战的领悟。又在云玑的指点下熟读《太上老君内观经》《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等,内观己身澄其心,以防心魔无声无息出现,关键时刻无法招架。

在内观之道,佛道归一,殊途同归,说的全是一码事。昔日明空所说神秀与慧能的故事,季恒另有领悟,在无法“本来无一物”的情况下,就先做好“时时勤拂拭”,前者是理想境界,后者是可实现的途径。通玄修士常把修行即是修心挂在嘴边,实际上都忙着修行,临到某些不得已时刻才想着修心,如季恒般从小听姐姐的话,时刻保持觉察,观照内心者可谓少之又少。

修行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转眼已是次年三月,又是一年新绿时。十年一度的邙山老君即将开启,七日后,有资格参加的弟子将由宗门长老带领一并前往。

季恒出关最早,出关后分别见了云玑与明空,从云玑得知银子来也在云玑洞府内闭关,不可打搅;从明空处得到一枚记有幻术拈花微笑的玉简,让她自行参详。

在闭关的这段日子里,不知是否是她深受云玑喜爱还是师姐妹三人友爱互助的消息在宗门广为流传的缘故,找茬挑战者始终不曾出现。今趟出关,云玑叮嘱她近几日外出仔细,不要随意惹事。

“不是我们惹不起事,在这紧要档口多出一桩事来实非必要。”见季恒欲言又止,分明是想说每回都是别人挑衅找茬,不是她主动惹事,云玑笑了一下,道,“有时适当示弱亦是策略。如今你是真传弟子,凡事有师父撑腰,无须如过去般强硬。况且,让你去老君会是长老与掌门的共同决定,有人想反对质疑,让他们去找掌门,我们又何必为人做筏子。记紧了你去老君会的目的。”

从前被人欺负必要还手,其根本在于害怕示弱后被人以为好欺负,人有欺善怕恶的劣根性,届时张三李四都来踩一脚。季恒自己无所谓,最多来一个打一个,来两个打一双,可是姐姐不行,她怕别人欺负姐姐。现如今姐姐不在了,诚如云玑所说,她是有师父的人,师父又是牵机门比掌门更厉害的靠山。

掌门尚需顾忌风评,为免别人说他徇私,他得故作公正,有时候就要牺牲手下和弟子的脸面成就他的脸面。可师父不用,她就是护短,谁能奈她何。任何人想打她主意,就得先考虑师父。

通过传送阵去洗心峰,季恒琢磨着云玑的话,感动之余颇觉心惊,尤其是云玑最后那声提醒。她自问未曾与任何人提过此事,而云玑与她相识短短时日,居然能有的放矢,不得不说云玑对她的了解远超想象。

更奇怪的是,每当只有她与云玑两人,云玑时常给她一种熟悉感。季恒怀疑,自己是传说中的贱骨头,被师父收拾久了,无力反抗之余,渐渐被收拾出熟悉来。

从洗心峰的中央传送阵出来,季恒一路往炼器堂去。霍齐破损的白金盾牌在她的储物指环内躺了一阵,想着将此物送去炼器堂修补,一直不得空闲。大半年没来洗心峰,峰中一如既往地热闹,各处指引弟子或在街边,或在堂内,随时指引有需要的外院弟子。

踏足在喧嚣大街,季恒难免想起任松。初入宗门,能适应此地生活离不开任松的指点。谁会想到这位好人师兄竟会在短短数年后死于他敬仰的师父之手,而终于与她过上影形不离,朝夕相处日子的姐姐也随之消失。入宗不过数载,她的人生已发生如此之多的变化,可谓物是人非,沧海桑田。

炼器堂报出的白金盾牌修补费用彻底中断季恒的唏嘘惆怅。

“什么,修补此盾需十万中品灵石!你怎么不去抢。”十万中品灵石相当于一千上品灵石,是季恒所有财产的十之二三。要她用近三成积蓄去修补一面白金盾牌,盾牌的原主还是她厌恶之人,她十万万个不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