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不静。

仁寿宫中, 没了白日里一群鲜妍少女的簇拥,便显得格外冷清起来。

大宫女从外头进来,恭敬禀道:“太后殿下, 陛下和花夫人已经回到了永华殿。”

崔太后此时已经换掉了白日里的穿着, 身上只着一件杏黄色的家常衣裳,外头罩一件藤紫色褙子,正靠在榻上让侍女给她涂抹保养肌肤与头发的膏脂, 藤紫色的袍角流水一般滑落在榻上,闻言只轻轻嗯了一声。

大宫女原本还想将陛下与花夫人在仁寿宫外亲热的事儿一并说了, 但见太后闭着眼并未多问,暗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索性闭上了嘴。

太后此时正在想花宜姝。

初见这花宜姝时,她既为其美貌惊动,也暗暗嗤笑其愚蠢,她是太后, 她是陛下的生母,她并不是寻常女人, 花宜姝一见面就对她濡慕信任, 当真以为她会像寻常百姓家的婆婆一样, 把她当亲媳妇看待?

倒还不如静王那个乡野出身的媳妇有城府。

但之后出了翡翠园一事,她对花宜姝又有了别的想法,换做其他女子, 前一步险些遭受毁容,下一步听闻是凤晴云设计陷害,定然没法冷静,怕是恨不得将人生吞活剥了,说不准真会如了赖婆子的意, 和凤晴云斗起来,总归多数人平常瞧着聪慧,一遇到事关己身利益的,一个个便都将脑子往后抛去,什么端庄什么淑娴,都没有眼前利益动人。

可花宜姝呢?从一开始她就没有上赖婆子的当,不但如此,在凤晴云忍不住出手时,还能夺走凤晴云的鞭子,上演一出鞭笞恶奴的精彩戏码。

赖婆子越是胡搅蛮缠污言秽语,越是衬得她冷静聪慧用心良苦。

这一出戏,不但引得皇帝她为她鸣不平,还博得了凤晴云对她的信任与敬仰。

这一切若真只是巧合,那花宜姝可真是福运罩顶;可若这都是出自花宜姝的算计,那么这个小姑娘的心计可真是深沉得可怕。

此后崔太后又细细查了这个小姑娘,还将陪同天子下江南的龙武卫副统领以及曹得闲叫来问话,这两人都对她赞不绝口,说她聪慧心善,深明大义,对待底下人也十分宽厚,时常拿出体己银子贴补受伤的侍卫,还为了救陛下两次冒险,甚至有一次危及性命,就连捣毁鬼楼一事,花宜姝也立了大功,倘若没有她,要打下鬼楼这么个毒瘤,不知又要损伤多少兵力……

崔太后听了不免心惊,这么个十七八岁的柔弱小姑娘,连武功都不会,居然能做成这么多件大事,连许多男儿也比不上,这时候她才想起皇帝之前送来的书信中有提过花宜姝的功劳,只是她当时认定了李瑜是想给看中的女人镀金,回京后好给她抬高位份,毕竟她自己生的儿子,就算没有十分了解,也了解七八分,她当时不信一个小姑娘能立下这么多功劳。

想清楚这些,她越发肯定那日花宜姝在她面前的乖巧濡慕都是装出来的。

崔太后面上不显,心中却恼怒至极,一个小姑娘而已,竟敢在她面前装模作样,竟还将她骗了过去,实在是奇耻大辱!她思索了两日,终于找到个由头将花宜姝叫到面前训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