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第 179 章

不管京城如何风云变幻,燕北始终坚守北方屏障,燕北的百姓们也始终过着太平日子。

因为外面时有动乱,所以燕北迎来许多流民。

随着人口涌入愈来愈多,孟姜和徐习之派人带着流民开辟了一个个塞外绿洲,有森林,有果林,更多的是耕田。

因为人力多而耕地少,孟姜便多次外出寻找高产种子,并顺便拿出了红薯和土豆。

燕北靠南部分多山区,红薯是最容易存活的粮食。而塞外大片土地适合种土豆,口味又沙又绵,完全可以当粮食来使用。

而且这两种食物粗加工后就能长久储存,一时之间受到老百姓的大力欢迎。

因为有了活命的粮食,良性循环之下,燕北有了更多的子民和外来人口,蓬勃发展之势不可阻挡。

而且燕北之前开辟的商贸之路贯通南北,在孟姜帮助下,成为规模化发展,甚至有了后世大宗物流交换之地的作用。

有农业为基础,有商业促繁荣,燕北的根基越发稳固。

但燕北始终没有忙着往关内扩大地盘,而是逐步蚕食荒无人烟的东北和西北,土地面积甚至发展到比正经的王朝还要更广阔。

虽然燕北形势一片大好,孟奎一大家子却没享受到其中红利,甚至在各路变革打击下,老孟家生意迅速衰弱,直至最后彻底退出市场。

孟奎恨死了孟姜,甚至想借着她的名头作妖,却在徐管家知会下,燕北有头有脸的人物都知道,王妃根本不认这个娘家,只认原先的婆家王家。

大家虽然不理解,但也知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的,不是他们外人可以干涉的,他们只需要看王妃脸色行事就对了。

落井下石谁都拿手,孟奎的日子就更难受了。

孟茴对此愤愤不平,每天都幻想着她夺了燕北王的心,也能享受这天大的荣华富贵。

只是孟茴几次想接近燕北王,却连影子都接近不了,更别谈勾引。

后来孟茴退而求其次,想着嫁入其他高门大户也可以,却发现正经人家根本不跟孟家攀亲戚。

王妃都不待见孟姜,他们要是娶了孟茴,不就是打王妃的脸吗?这些大户人家没有一个傻的,谁敢拿自家利益开玩笑?

孟茴无奈之下,最后只能嫁给普通小商户,磕磕绊绊吵吵闹闹过着日子。

而孟启安才是最惨,背叛了母亲,却依旧家族败落,甚至连原先的好友都数落他,导致他精神上受不住,最后天天酗酒赌博,最终不知道被哪路仇家弄死了扔在河中。

反而是庄子上的刘氏,竟然活得比孟奎还要长久,但又有什么用,她一心疼爱的儿女都背叛了她,活着也只是艰难度日罢了。

这难熬的岁月里,刘氏有时候恨孟姜恨得咬牙切齿,有时候又后悔自己当年做得太绝。

她但凡对孟姜好一些,哪怕不视如己出,只要不特意苛待,如今也不会落到如此地步。

可是,世上哪里真有后悔药?只能自作自受,慢慢熬着。

其实孟姜并没有特意出手对付老孟家,只是袖手旁观而已,但因为总有人看她脸色,所以最后也让老孟家那些人吃尽了苦头,也算是补偿了原主那些年的委屈。

孟姜也认真想过,原主的人生到底是谁造成的。

刘氏虽然可恨,但其实刘氏和原主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根子全在孟奎罢了。

但凡孟奎这个亲生父亲能负责点,能关心原主一些,刘氏还敢这么肆无忌惮的欺负原主吗?

所以呀,刘氏是不道德,而孟奎才是真的没人性。

孟姜真心觉得老孟家最该死的不过就是孟奎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