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页

孟国公叹道:“先忍忍吧,咱们把吃穿住用的东西送进去,总不至于让阿姜难过。太子正在逆境,阿姜若是躲回娘家,日后咱们整个孟家和阿姜的名声都不会好听。不是我这个当爹的狠心,实在是得不偿失。”

孟姜母亲刘氏摸着眼泪:“当初为什么就没抗住皇命呢?太子这孩子不错,人品端方,性子稳重,只是摊上一个不讲理的婆婆,阿姜熬过来就好了。多少女人都是这么过来的,总不能因为一个恶婆婆就不过日子了。”

刘氏知道恶婆婆难缠,虽然心疼女儿,但多数女人不就是这么熬过来的?

而且原主从来不回家说一句太子的不是,只会挑拣着好的,所以刘氏还当自己闺女与太子琴瑟和鸣恩恩爱爱。

几个哥哥看着长吁短叹的爹娘,知道他们嘴上虽然说着自我安慰的话,实际上心里还不定有多苦。

所以反驳父母的话也说不出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孟国公府往北苑送了一车芙蓉炭,两车吃用的东西,让孟姜的日子立刻好过许多。

孟姜自己因为身有鬼力并不惧怕严寒之苦,但不舍得让身边人跟着吃苦受罪,于是便将炭火分给她们。

下人们有了炭火,不仅能温着食物,还能喝上热水,笑容多了,干活也利索了,整个氛围都好了许多。

孟姜院子里的变化被甄美人手下人看在眼里,回头便报告给了太子和甄美人。

因为天寒地冻,两人恨不能一整天都窝在被窝里不出门,听说孟姜从国公府得了好炭,太子便心动了。

“去,和太子妃说一声,让她分咱们院子一半炭火。”太子懒洋洋道。

甄美人娇滴滴道:“她一个人,咱们可是两个人,怎么也该分给咱们三分之二才合适呀。妾身倒不怕冷,就是可怜太子您。”

“您从小吃苦受罪,比普通孩子要体弱,太子妃本该多体谅您。”

太子握住甄美人的小手:“还是你想的周全。那时候也只有你陪着我,别人哪里有你细心呢。”

甄美人将身子靠在太子身上笑道:“说句大不敬的话,那时候我当你是亲弟弟嘛,也没有别的心思,就想保护好你。”

两个人回忆过往,自然是你侬我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