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页

老夫人和侯夫人对孟姜期望很高,很快请到了宫中嬷嬷进府教习礼仪, 并请来女夫人教习琴棋书画。

至于脑子这一块,老夫人对孟姜还是比较放心, 毕竟能从小民女一跃成为县主,没脑子的就不可能有此成就。

对于侯府对她下的这番功夫, 孟姜对此嗤之以鼻, 但也不会明着反对。侯府这些做法在这个年代无可厚非, 因为除非极其疼女儿的家庭, 多数都是把女儿当联姻工具罢了。

孟姜也想了解一下这个年代的规矩,便认认真真跟着学了。

只是她只学了一日, 宫中嬷嬷便认真和侯夫人谈了一番,大意是侯府这位四姑娘礼仪已经学到极致,她教无可教, 请求回宫。

孟老夫人和侯夫人大喜过望,这可真是意想不到。

只不过二人也发现,孟姜规矩极好, 前提是她想装。但若不想, 那她随时可以一身男装出去浪。这熊孩子!

老夫人不是不想管,但想着孟姜毕竟乡野长大,又是跟师傅流浪惯了的, 一下子也不能拘束得太狠了,不然这孩子直接跑了可怎生是好。

就孟姜这性子,老夫人完全相信这孩子能干出这种不靠谱的事情来。

而且孟姜还有一样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没有一处短项,甚至比从小娇养的京城贵女们还要拿得出手。

就连管家这一块, 侯夫人亲自带了一段时间都不得不承认,这孩子头脑十分清楚,大事小事主次关系理得清,而且对于人心把握也很有一套。

这样年轻却懂得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道理,只遇到有人犯了原则性错误才指正,其他时候只当聋子。

侯夫人自认她年轻时候可没这份心性。

婆媳二人看着孟姜,就觉得侯府未来有了盼头。但一想到孟姜经历,侯夫人叹气:“若这孩子能从小养在咱们家该多好,只盼着这阵子能对侯府有感情,不然进了皇宫又有多大用处呢?”

孟老夫人何尝不是这样想,“以前的事情也无法改变,咱们以后尽可能对她好吧。而且她终归是侯府女儿,只要她好了咱们多少也会沾光。只是你那个弟媳脑子不清不楚的,指望她只会坏事,你多费费心。”

侯夫人自然应承下来,现在侯爷是她相公,日后她儿子那一辈就只是伯府了,她也盼着侄女能给家里带来荣耀。“皇上不是太后亲生,中宫又是太后侄女,如今太后失势,中宫日子也不好过呀。”

婆媳二人笑着对视一眼,野心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