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哈!

岳宁其实并没有想为难他们的意思。

余清的目的从她安排的时间上,大概也能猜出:一是为了在她收到录取通知书前后的时间恶心她,不管收到录取通知与否,都让她高兴不起来。二嘛,不就是为了断她刚开出来的这条文路吗?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这个圈子很小。

就算《收获》这边压下来,但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就如许编辑所说,他们可以接受有瑕疵的作品,但无法接受有瑕疵的作者,别的杂志社又如何不是这个原则?

余清再利用在圈里的关系大肆添油加醋一把……

从此之后,她便与一流杂志社无缘。

很快,就会如流星一般,划过一道绚烂的弧线,然后消失在天边。

所以,其实只要和《收获》这边说开误会,那么余清的算计也就被打破了。

只是,刚刚两人说的话,实在是让人心中不平。

大概翻译一下不就是:我们知道你委屈,但是你的委屈和冤枉以及你的文章都是小事,犯不着因为这点芝麻绿豆大的事,闹出风波,平添不必要的困扰,所以,你那小我能舍就舍了吧,这件事就这样过去,吃个哑巴亏得了。

岳宁未尝不知道,这的确是个好的解决办法。

抄袭这种事,无声无息过去是最好的,一旦炒出舆论,就算她是被害者,也会不明白其中真相的吃瓜群众说是非,以讹传讹,白的也会染黑。

但岳宁不想就此罢休。

以后还要在北京待下去,这里是余清的主场,若不能一击打趴下,以后还指不定搞多少这样的事。

所以,这次她才由着余清折腾。

而且,除了这叠可以证明创作时间的底稿,她还有一张王牌,一张可以让余清声名扫地的王牌,只是现在还不到拿出来的时机。

就像这篇文章,本来也不是打算现在发的,更不是想从《收获》发出去的——她一会儿还有个约,约的那两个征文同期见面,这檄文也是给他们看的,让他们帮着看看措辞,再找家以批判见长的报社,后期发出去。

没想到现在倒派上用场。

对面两人与文字打交道这么多年,都是高手,扫一眼便知道,这一页纸中,有多少骂人不带脏字的精妙语言。

许编辑职业病犯了,竟然做起了点评:“写得挺好。”

旁边梁主编瞪他一眼,他赶紧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