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名士之陨

三日之后,朝廷的诏令下来,郡国所举孝廉要由公府考核之后载行任命。

陈群来时便听说过,汉朝的察举与考试是相辅而行、相互为用的。

察举加考试,是汉代选官制度中的两个重要步骤。察举之后,是否选得其人,还要经过考试,而后才能量才录用。

所以他早就知道,公府还要分别加以考试。孝廉考试的内容是“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1]。这个过程就如同后世所说的“复试”一般。

陈群自小尤其以律学为趣,不论是少年时还是拜师之后主要学的是律学,原先不知,后来才明白自汉代律学不过是经学的分支。

尤其是在这时邢律断案不仅仅靠律令,与儒家礼法有分不开的关系,更有甚者引用《论语》《诗经》,涉及经典往往宽恕处理。

他经过考核出来,回馆驿时亦有见到唉声叹气之人。考核所出的试题并不觉得灵活,而是以典籍为据。

如若这些还觉得困难,大抵是连自小为他“启蒙”的祖父陈寔都多不上了,又哪里有脸去见先生郑玄呢?

考核的地方距离馆驿并不远,他出来的时候没有乘坐马车,回到馆驿已是午时,才到门外便听见湛湛琴声。

陈群仔仔细细去听,忽然觉得这旋律熟悉,记起来正是北海求学之时崔琰弹的那首《秋风辞》。他站在门外聆听,心下却是能感觉到好友琴艺对比那时已经精进了许多。

阿安见他回来,就从门外来,手里还端着一盆温水。

陈群就着将手洗净擦干,琴声恰好停止了。

门虚掩着,陈群轻叩了几下不见动静,便走了进去。

崔琰已经倒好了茶水跪坐在桌前等待他。方才正在弹的琴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拿走。

陈群心中放松了许多,在他面前坐下。

崔琰不问他试得如何,反倒比陈群还要平静几分。

“季珪琴艺精进不少,此一曲,足以绕梁三日。”陈群笑着赞美道。

崔琰道:“长文谬赞了。”

他见陈群绛色长袖拖地,还没出言提醒,便已经被主人轻轻提起。对面人垂目细细整理着衣上的褶皱,如此几次,待满意之后才看向他。

其实崔琰心里一直有一句话,不得不笑着对他说出来,然而却是生生憋住不知怎么出口。

崔琰不知道有“洁癖”这个词,不然肯定会说:长文,你的“洁癖”也越来越严重了。

陈群回来之时觉得天气甚好,便向崔琰提议:“季珪,今日天色极好,不如你我切磋剑术如何?”

崔琰是一位击剑“大师”,而他从前却只是个剑术普通的文士。在北海之时与崔琰一起切磋了几次之后对方并不嫌弃他的剑术,反而他觉得自己的击剑水平上涨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