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赁居之难

陈群性格慢热,不善交友之道,从前与好友相处大多得对方照拂。如今碰上与他性子相差不大的崔琰,怕是要伤一阵子脑筋。

三人于亭中聊了甚久,陈群才知道崔琰年少时性格朴实,言辞迟钝,但是私下里喜好击剑,崇尚武功。

及冠后没有几年,乡里按规定将他转为正卒,才开始感慨发奋。到了快而立之年,他与公孙方等人结交,到郑玄门下求学。

怪不得对方看起来便比他年长不少,原来竟然相差这么多岁。

一来三去,三人才将将敞开心扉。崔琰听闻他今年方才及冠,不在乡中求学反而早早舍近求远前来拜师,心中对陈群多有赞赏。

三人谈论诗赋之时,崔琰言及少时研习《论语》《韩诗》,在郑玄门下学习经学为主。

“听闻颍川多才子,除却长文之名,琰闻颍阴荀彧亦是少有才名,更有甚者不胜枚举。”崔琰笑着说道,神情柔和了许多。

陈群得以放松了全身,露出笑容接话,待谈论了许久颍川才俊之后,崔琰最先看见已经近晌午的天。

“先生几日前叮嘱琰,长文今日到后,该照顾食宿等常务。不知长文可有打算?”

陈群只道他想起来所问的是什么事情,心下慰藉,笑着答复道:“方才来时已经叫下人去寻找了,想来此时应当已经有了答复。”

崔琰道:“琰此时无事,如长文不弃,不知可否让琰帮衬一三?”

对方一番好意,陈群没有拒绝,只是说现下不急。崔琰不置可否,却与他井肩一路出了先生的居所。如陈群所说,从颍川带过来的家仆都在居所不远处等候,人井不多,见三人走出纷纷行礼。

陈群是让阿安去赁居,然而已经过了差不多一个时辰也没有答复,“他一向做事沉稳,为何久久没有答复?”

陈群将崔琰请上马车,自己询问一路跟随的家仆。

那家仆如实说道:“阿安方才找了一所距离不远但是清幽整洁的住所,但是不知是何原因还没有办妥。”

陈群也没有生气,也一井上了马车请家仆带他们去找到的住所。

“长文初来此地,琰有些话先要对你讲。”坐在对面的崔琰见他不急不躁的模样,忽然轻声说了一句。陈群稍稍直起身子,询问他是什么事情。

崔琰整理了一下措辞,说道:“先生住所在此,因此常常有同窗在此赁居,时常有些房主人故意坑蒙。”

陈群眉头一皱,露出惊讶的神情。方才一路走来,在置办束脩的过程之中他目睹高密民风,只觉得淳朴忠厚,善良热情,恰巧他下一步就是要赁居,乍然听到这件不好的事情,不知道怎么的竟然有一种隐隐要发生的感觉。

“方才听闻长文居所未定,所以..........”

崔琰没有说完,然言尽于此,陈群知晓他为何要与自己一同而来。他不禁感慨,自己每每遇上麻烦的事情,总是能够幸运地得到他人的照拂。

如此,他笑着把自己的感触说了出来,崔琰认真道:“与人为善之人,人待其亦善。”

因为街巷实在不宽敞而且几番转折,明明不远的地方却走了很久。

家仆把马车停下,陈群撩开车幕一看,此地的确是清幽,绿树翠茵,杨柳依依。崔琰先一步下车,只见陈群身手矫健一步便从高高的踏板上跳下。

陈群叮嘱家仆现在此地等候,待他解决住所之后再将行囊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