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只是既是试吃,分量自然不会太多,眼下一家人能食用上一小碗尝尝味道便没了。再生稻虽不用拿来做种子,但是却是要上缴朝廷的。

林立文现在只能这般笑着对大家说道:“等明年种植得多了,咱们便可以多食用些。”

再生稻才刚种植出来,大家能感受到的便也只有其外观与食用的口感上的区别。但实际上,再生稻的营养是要好过第一茬稻谷的。

只是因为其产量委实不高,且收割时需要保留一定植株进行二次抽穗生长,所以必须要人力劳作。于是,在林立文穿越之前已经没有什么人去种植了。但在这里,在还没有高产粮的杂交水稻出来之前,也没有各种机械化能去协助大家种植时,低成本成熟期短的再生稻是值得推广的。

为了能更顺利的将再生稻在牧州推广开来,林立文的推广计划书上,便特意请求永兴帝能将今年试种的四十亩早稻作为粮种留在牧州,并按照比例,分发给牧州各县城的百姓。

因为再生稻若想顺利长成,产量高,对前一季稻谷的成熟期也是有要求的。若是第一次稻谷成熟太晚,如高产实验田里的那十亩,虽第二茬再生稻后面也有长成,但最终亩产量却很是低下,第一季稻谷明明产量更高的粮种,种出来的第二茬再生稻却远不如早熟试验田里的亩产量。

因为有确实的种植试验数据在,所以永兴帝对于林立文的这一提议,表示允许。随后他便派人将嘉赏与圣旨一并送至牧州。

跟林立文所预料的一样,他果然被永兴帝留在了牧州。圣旨里还让崔刺史协助林立文,一并负责来年各县城的水稻一年两收的推广一事。

第77章 景县

再生稻的种植方法并不难,因此在教授上会比之前吉州推广棉花时要来得轻松许多。然它有一个最大问题,便是粮种不够。

今年一共试种四十亩,当时收来毛稻一万四千二百多斤。但是晒干水分,去除杂质后,还要扣除上交朝廷的样品后,便只剩下一万出头了。这一万出头里面还要再经过一番挑选,方才可得能做粮种的稻谷。

然而牧州辖下一共十个县城,其中分别是一个上等县,三个中县,五个中下县以及一个下县。

只光那一个上等县,人口登记户数便有八千多户。

这样一算,一万斤的粮种是完全不够分的。

不过粮种不够分这件事,早在林立文做推广计划书之前便已经考虑好了。经过前段时间的巡查,林立文将各县城的大致气候也摸出来了。

最北地是衡县,紧挨着它的便是襄县,这两县气温属牧州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因此林立文决定早产粮种分发以这两县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