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对方闻言,立刻便交来了两百四十文。

林立文一边收钱,一边说道:“这麦钐可急着要用?若不急的话,便与那打谷机一起交付?”

对方想了下,点头:“可。”

林立文便让林立泽再次做好登记,并又写上一张收取凭证。

拿过收据,这次三人组并未再多留,与林立文道完别后,立刻坐上牛车离去了。

见着三人组走了,林老头才上前来问道:“大郎,你怎的将麦钐也给卖了?”

麦钐这农具制作出来后,林立文并未对外卖过。反而主动把制作方法告知林家村人,还替大家想出组建割麦队挣钱的法子,并让林家村的人一起帮忙保密其制作方法。

当然,林家当时对这事是十分不解且不赞同的。

甚至林家大姑还上门来说道:“大郎,你怎的这般傻?这么好的挣钱法子怎就白白告知外人去了?”还数落起了林老头他们来:“爹娘,大兄大嫂!大郎不懂事,你们怎的也不拦着他一些。”

这个时候几乎所有人的想法都是,有了独门技术,那都是要藏着掩着,决计不会轻易告知外人的。

于是不久前才刚说服完林家众人的林立文,只得赶紧又来与林家大姑解释:“大姑,这挣钱的法子是好,但也得保得住才行……”

首先最主要的一点,林家总共就这么些人,而麦收又是有固定的时间。他们再是能干,又能在这段时间里割上多少麦子,挣来多少钱呢?后面只光是一个刘家村的麦地,他们林家几个男丁加上林大姑父一块便得忙活上好一番才能忙完了。所以纵使外面需要他们割麦的麦地再多,那些钱他们也挣不来。

其次麦钐的制作方法真的并不难,只要林立文卖出去一个,拿到会做木工的人手里一瞧,便能把这名堂瞧出来。这要是放在现代,还有专利保护。可在古代,可没人管你什么专利不专利的。旁人若是自学了去,林立文又能如何?

而麦钐还不比秧马,里面还需要用到铁,价格上注定不便宜,便是能卖,林家有那么多本钱去订做刀片吗?这样一对比算下来,未必就有单收刘家村一个村的麦地来得挣钱省心。所以还不如把这法子告诉林家村的人,既为自己博得了一个好名声,最要紧的是把堰塘林氏的名号打出去!

有了好名声,往后林立文不论做什么都会轻省许多。

就像这一次打谷机的预售,若不是有先前打出去的好名声在,别说其他村子里的人了,便是林家村的人也不一定愿意先花钱订做。

至于现在林立文为什么又愿意售卖麦钐了,也是因为现在已经到了麦收尾季了。该打的名声打出去了,从村里走出去的割麦队即将归来。而麦钐的制作方法,也到了保不住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