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宜妃自是不知,胤祚前世猝死时还年轻,并没有来得及学医生的话术,来了大清倒是跟太医学了一点,但一则他医术实在高,极少有治不了的病,二则身份高贵,不需要谨言慎行,故而也没有在这方面用心,他说三成就是真的三成。

胤祚说出来时还没觉得什么,见宜妃那么高兴便知她误会了,想了想到底没再解释。

叫宜妃误会未必是坏事,这些日子十一病着,宜妃的日子也未必好过,瞧这脸色……若不给她多点希望,只怕十一还没好,胤祚手里又得多一个病人。

他心里有了数,便对宜妃道:“等十一醒了叫他去找我再把把脉,我先回宫研究研究。”

宜妃又是连连道谢不提。

胤祚回去之后就开始写十一的脉案,十一是胎里带来的体弱,但比之当初的胤祚更厉害。且胤祚调理得早,当时身子虽弱,恢复能力却要强上一些,而十一虽然一直在调理,却一直没有得到改善,如今身子更是破败不堪,只怕连药效都吸收不了,这才是太医判断他没救的原因。

就像一只带着窟窿的木桶,从前窟窿少,往里倒水的速度快于水流出的速度,他便能保持生机,可如今窟窿越来越多,水流出的速度大于倒水的速度,他便会越来越弱,等到水流尽的那一日,十一的生机便也断绝了。

这调理难度可比当初的胤祚大多了,哪怕他如今医术厉害许多,也得细细推算才成。

这是一个艰难的任务,但胤祚向来不畏惧挑战。

他细细推演,等宫人禀告十一来了的时候已经写了满满当当好几页纸的草稿。

胤祚连忙叫人请十一进来。

十一是个可爱的孩子,因为身子弱,说话声音都比较小,又因为极少出自己宫的缘故,瞧着有些怯懦胆小的样子,他拖着病弱的身子从乾西五所走到乾东五所,苍白的脸上带上几分红晕,说话也喘息得厉害,但见了胤祚还是露出一个怯怯的笑来。

胤祚连忙请他坐了,笑道:“方才你睡着,我只大致瞧了一下,如今再给你把把脉吧。”

十一便把手递给胤祚:“劳烦六哥了。”

“咱们兄弟何必客气,”胤祚嘴上虚应着,细细给十一把了脉便笑道,“看来我这望诊功夫还不到家,略有些出入,待我修改一下。”

说着便拿过脉案奋笔疾书起来,十一见他拿着厚厚一摞纸修修改改,震惊地瞪大了眼睛:“这都是我的情况?”

胤祚点点头:“你这病只靠喝药是不成的,治疗上少不得用些心思,加上日常生活也要注意,所以要多推演,免得哪里衔接不上了。你要想知道回头我给你说,现在先给你扎针,扎完了喝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