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揍人的一百种姿势他都想好啦!

第22章

康熙二十六年底到二十七年初这几个月发生了许多事。

二十六十二月,太皇太后崩。康熙悲痛难当,割辫服衰,住到慈宁宫守着灵柩怀念太皇太后,就连除夕都没有回去。

众臣劝谏不得,胤祚作为最敢捋胡须,且捋完还能顺毛成功的皇子,被拎出来赋予重任。

然而这次胤祚也没有办法,他时常对康熙撒娇卖乖,但这个方法显然不适用于现在。胤祚也心疼父亲失去曾经相依为命的亲人,只能默默陪着他,还拉上太子一起,希望康熙能在心爱儿子的陪伴下振作起来。

太子原本打算替康熙处理政务、守好后方,让康熙能安心自闭,被胤祚拉进慈宁宫时还担心朝政会乱,然而待了几日,发现康熙果然振作了一些,顿时就来了精神。

一旦发现这法子有用,太子就比胤祚聪明多了,他叫人把折子送进慈宁宫,当着康熙的面处理,每天选几个略难办些的向康熙求助。

康熙一边教一边生气:“这么简单的事还要问我?!”连“我”都说出来了。

生气归生气,康熙的精神果真一天天好了起来,不久后终于离开慈宁宫,带着两个儿子回了乾清宫。

胤祚半路就找借口溜了,独留太子以懈怠朝政为由被康熙骂了一顿。

胤祚听说这消息还颇为唏嘘,这可真真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康熙自己不也怠政了吗,自己不以身作则,只知批评孩子,这个爹当的……

差评!

胤祚替太子愤愤不平,但私下离太子要多远有多远,主要是临阵卖队友,胤祚有点心虚,生怕太子揪住他暴打一顿。

却不知太子并没有生气的意思,盖因虽然被康熙骂了一顿,但父子二人竟更加亲近了。

自太子长大后,康熙对他要求越发严格,太子也越来越有储君的风仪,父子再不如他幼时那般亲密,这次太子难得犯错,倒叫逐渐疏远的关系有回春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