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得知此事却动了心思:“大部分秦兵既然回家收获粮食去了,我们为何不趁机反扑?”

西羌某个部族的少族长雄鹰无语地扫了他一眼:“你在想什么呢?忘了之前秦国援兵与粮草抵达之前,我们同样被王贲与李信两人带着士兵追击,只能四处逃跑的事情了?”

那人被雄鹰提醒,瞬间想起当初场景,当即打了个寒颤。

雄鹰叹气:“咱们还是想想,等到秦国秋收结束,那些士兵再次奔赴前线的时候,我们到底要藏在什么地方吧。”

所有人一听这话,立刻变得蔫头耷脑起来。

这画面其实是有些奇怪的。

并非西羌诸部剩下的人不愿与秦国硬碰硬有什么奇怪之处,而是这些人提起秦国的态度过于平和了些——

按理说这些游牧民族最是有血性,提到自己的仇人不说想要生啖其血肉,也得想要以牙还牙才是,但他们提起秦国的语气,却以无奈居多,并无多少仇恨。

这其中固然有这场战争是他们挑起来,自己理亏在先的原因在,但打仗又不管理亏不理亏,谁也不可能因此就对彼此生出几分宽容。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缘由在于,双方虽然打得热热闹闹,但因为秦军方面大批量使用爆竹惊吓西羌人,并未造成多少伤亡。不只是秦军没多少伤亡,西羌诸部同样没有太多伤亡。

因为秦军在用爆竹破坏掉西羌骑兵的队伍之后,只会将人抓起来当俘虏,有时候还会带着人到战场上露面劝人投降,并不会将人杀了,所以双方并无多少仇恨。

没仇恨,提起来自然语气就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