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阳部落的年轻人全去读书了,回来后不但个个变得懂事有礼,还能出口成章,给我们部落的年轻人讲故事。”

——故事来源于新三百千等书中的典故。

一个民族的精神想要传承下去,最好的办法就是编写蕴含着民族精神的故事,并将其流传下去。

匈奴也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但……

这些故事用文字记载在了羊皮纸与石板、木板等物上面,但迁徙是非常容易丢失东西的,所以匈奴手里的故事数量早已屈指可数。

人是精神需求的。

所以当小伙伴带着那么多的故事回来后,部落的年轻人很容易就对小伙伴儿生出了崇拜,进而对所谓的学宫与学校,都生出了几分好奇与向往。

大部分父母,都会很愿意满足孩子的需求。

于是之前被压制下来的种种想法便直接被孩子们的恳求点燃,他们再也忍不住,纷纷找到了族长。

族长叹气:“从一开始,投靠秦国的想法就不是在下做的决定。”

他是被所有不甘现状的族人逼着,给秦国送去了那封信。

萧何失笑:“原来如此。”

族长看着他:“那么,秦王看到信件之后,是何种想法?”

萧何认真地看着族长,半晌起身走到一旁,从怀里掏出一份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

等萧何与刘季二人走遍所有的匈奴县,见过所有匈奴部落的族长,他们带来的一大车草种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

十几封投诚信,以及再次增加的秦国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