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第一百二十三章

阮家从京城来人的消息就像一颗小小的石子在西北这片沉谭中掷下,看似只荡起微弱的一点涟漪,可是合适的时机一旦到来,许会将这深潭搅得天翻地覆。

彭月至的动作很迅速,几乎是在得知症结所在的时候就写了一封信着人快马送往京城,而他自己则留在西北,慢慢查探。

首先,身在西北的阮家人为何没有将此事禀告给身在京城的安南侯;其次,官用的命令究竟是何人下达,又是谁人执行,谁人又做了推手。

一种新的经济作物出现,其中必然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利益当前,动心的人怕是不在少数。

西北多年以来就是定王府的地盘,这次跟随定王世子起事的西北军将如齐家,乔家,傅家都在西北根基深厚,其中各家又互有联姻往来。

而偏偏如今他们都得陛下看重,封了公侯,一跃成为京城新贵。

若此事中有这些人的插手,陛下真的会为了侯爷责怪于他们吗?

彭月至觉得,他从西北平安回到京城恐怕难了。

彭月至心中所想又何尝不是那些人肆意妄为的凭借呢?世子成事前阮家得用还好,成事后阮家一个小小的商户又算的了什么。

宫里虽然有一个阮家的皇后,但能不能活的长久还不知道呢。后宫中不可能只有阮皇后一人,等到世家贵女入宫为妃,百般手段使出来,阮皇后又岂是对手?

京城。

阮夏夏知道恨自己的人多,但没想到居然会那么多。

裴褚在朝堂上轻描淡写地下令命各地修建书斋以开民智教化百姓,如同一道惊雷扔在了众人的心头,炸的人心神俱裂。

陛下这是行了一个阳策,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拒绝,否则就是得罪天下百姓,就是眼前朝堂上也有出身寒门的官员在,虽然势力弱小但也不容忽视。

“陛下大义,此举功在千秋啊,臣为天下百姓感谢陛下!”果然,数十名官员立刻跪地,高呼陛下万岁,一脸的感恩戴德,为首的便是朝堂上寒门的党魁。

世家官员的怒火憋在心中,可就得找个发泄的地方吗?

开办书斋一事是安南侯提议,安家人先弄出来的,安家人已经远离权力中心不在朝堂,可是安南侯可是生生地立在他们的眼前呢。

于是,各种针对安南侯阮夏安和阮家的弹劾开始了,一人骂安南侯作为勋贵开办铺子与民争利,一人骂安南侯忘恩负义冰冷无情不搭救亲眷安庆伯任其一家惨死,还有人一脸愤慨地指责安南侯伤风败俗,罔顾世俗伦理,当众与男子拉拉扯扯!

一整个早朝,简直成了讨伐安南侯的大会,就连之后有人提出开恩科的事情都没有激起大风浪来,这不是大家早就心知肚明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