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十年凛冬结束后的第一次会议,关系着所有参会者的命运,李潇潇既然已经决定要去沪市了,自然不能错过制片厂相关的内容。

于是,在叶老师找完孙哲绎的第二天,李潇潇就转到电影版块的会议,加入了配音演员的分会场。

制片厂的职工人数远低于文工团,所以会场也比文工团的小得多。

可就是这么小的会场,竟然也没坐满,因为配音演员的数量实在是太少了。

也正是因为配音演员人数少,所以不需要像文工团那样需要选代表参加,而是直接全部都过来了。

当李潇潇出现在会场门口时,所有人一下子就注意到了她,并且将目光停在她的身上。

话剧风靡全国,李潇潇这个名字,几乎无人不知。

在三年前,这里的所有配音演员都认为,虽然他们做配音有随时下牛棚的危险,但比起话剧演员,他们还是要好一点的。

毕竟,话剧一度被禁演,只能在所属团队里内部演出,他们连跟观众见面的机会都没有,没有人会知道他们是谁,很多人也到了乡下。

比起那个时候的话剧演员,配音演员的作品起码能在大院里和大单位的放映室,一些有渠道拿到影票的百姓还是能看到的,他们起码有一小部分观众。

就在那之后的一年,一切都变了。

话剧演员不再是配音演员的难兄难弟,这个职业甚至一跃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梦想,而这一切的起源,就是此时站在门口的那位少女。

她让话剧起死回生了。

最近各制片厂都在问文工团要人支援,但调遣程序不简单,军区那边都要提醒没那么快收到货。

不管怎样,李潇潇加入制片厂,都是一件天大好事。

所有配音演员看着李潇潇,心中不约而同地想:配音呢配音也能发生像话剧那样的奇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