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宁采臣至

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光凭之前讲的道理也未必能成就功德。

这知和行之间还是有所区别的。

小倩等人闻言自是欢欢喜喜的为大家传讯去了。

下山之前,灵青为防大家意外受困, 也传了一些传讯的法门。

好用来向附近姐妹求救的,如今用来通知正合适。

大家得了讯息心中欢喜,立刻处理了手头的事物, 往山上赶来。

小卓也是一般,刚刚又救了一名落水的稚童。

也顾不得倾听其父母漫天的感谢,感受其中善意暖心的感觉,连忙往山上赶来。

经过这段时间的善行,她们着实积累了不少的名声。

因之前灵青有所交代, 不要将出身何处泄了出去。

因此一路上也不敢声张,生怕违了教诲。

只敢捡着无人时,乘着莲台飞赶。

正所谓越急则事越蹉跎。

如今正是大比之年, 自六月初, 就有不少书生、举子相聚金华府城。

为的就是参加三年一度的乡试大比。

一路上无论大路小路, 都能碰到一些身背书箱,满嘴之乎者也的书生。

她又不好漏了行藏,就只能扮作普通行走江湖的侠女障人耳目。

乡试又称秋闱,因在八月举行而得名。

大明一朝, 乡试中举即具备做官资格, 是科举最重要也最艰巨的一关。

共有三场,分别在八月初九、十二日、十五日。

可谓一朝中第,云泥两别。

如今眼看时节将至, 自是会者云集。

也不拘全是举子,这些秀才公多少也都会带着那么一两个书童。

再加上有些家大业大的,更是从者十数。

一时之间聚来这么多人, 金华府城中房舍早就住满了前来应试的考生。

就连离的近的小城郭北县城之中, 都因此房价大涨。

惹得一些囊中羞涩之人、喜爱清静之人不得想办法寻找别的地方借住。

在此文人汇聚, 正气荡漾之际,也少有鬼怪敢出来作乱。

因此大家也就不在乎往日的鬼狐传说,专捡着僻静的地方钻,以求能够清净就学。

这一日有一中一青两书生,各背一书箧,并着一个年轻俊朗的和尚出了郭北县城,四周看了看。

他们是来迟了的,连县中的农舍都被人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