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提起三国袁术,第一个映入脑海的词,恐怕就是奇葩。
他祖上是“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他哥哥是十八路诸侯“盟主”袁绍,他自己却是个像“愣头青”一样的长不大的孩子,毛病很多,奢侈、多疑、狭隘、脆弱,还心中没数、过早称帝,被别人打到满地找牙。
可是他最大的缺点和软肋,或者说一切问题的根源还不在于此。
那袁术真正的致命伤是什么呢?
一次,十八镇诸侯讨伐董卓,数名大将斗战华雄不过,眼看无人能敌,关羽自告奋勇欲要杀敌。其他众将或无言、或不语,都默然处之、静观其成。
袁术却不知哪一根筋突然“大跳”,很“不爽”、很不痛快地大声身喝道“你一个小小的弓马手,也敢插话,快快给我滚粗!”
意图很直接、很粗暴:当今天下,是我们“大人”的事,哪有你们小辈的份。
你看,《三国演义》中,袁术出场不少、说话却超不过“五句”。但这仅有的几句发言,却充分展现出他心中挥之不去的高贵、自尊、优越和高人一等。
他认为自己很“牛逼”,却永远在别人那里证明不了,这才是他最大的病根。
一、别人都是“游侠”“健侠”,他却是“气侠”
袁术自我感觉过度良好的毛病,早在少年时就有所展现。
东汉末年,朝纲衰微、中宫堕落,宦官横行无忌。很多仁人志士拍案而起、挺身而出,或参军、或救民,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行侠仗义,留下众多“侠名”。
如少时董卓,纵横西北、彪悍豪迈,时称“健侠”;早年吕布,一路厮杀、独步天下,人称“飞侠”;早期甘宁,腰悬铜铃、叱咤江湖,尤好“游侠”。
同样身处侠义横行的三国早期,袁术却被史书评为“气侠”。
《魏志》载“袁术自公路,为长水校尉,好奢淫,骑盛车马,以气高人”。《何进传》《袁术传》也记载袁术“尚气侠”“以侠气闻”。
同样是“侠”,一个“气”字却勾勒出袁术的与众不同。
好的方面,他气概不凡、道气长存、士气如虹,在十常侍之乱群龙无首之际,率先突围、冲入皇宫,“振危急、赴险厄”,一举铲除了宦官势力。
可更多的时候,这个“气”字体现在他意气用事、傲气凌人、盛气逼人等坏的方面。
“气侠”袁术,的确也是一个很会“气人”的人。
二、自视甚高、气跑“战友”、众叛亲离
袁术的很多毛病,都是从这个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病根上来。
比如刘备趁乱占据徐州时,袁术闻知,第一反应竟是没来由地侮辱对手:“术生年以来,不闻天下有刘备。”
刘备少说也是当年与袁术一起讨伐董卓的一路“援军”,更兼之多年来征战沙场,就连曹操都为之侧目。
袁术眼中却根本没有这号人物。
你可以说这是因为他傲慢自负、无知偏见、有复仇心态。但根本原因还是他内心疯狂的自我优越感作祟。
昔日一无所有的刘备,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一方诸侯”,和他平起平坐。所以他迫切地像找到自己身上有、刘备身上没有的优势。我是“名人”,你是“凡人”,比来比去,还是我“袁高贵”比你优秀。
又比如,在曹操攻打兖州时,他一意孤行认为此战的战略重心在封丘,多次不听谋士建议和劝阻,最后被打的“流离迸走,几至灭亡”,成为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
这场失败完全是袁术不知审时度势、自视甚高的鲁莽行动。遭此惨败,固然是因为他“勇而无断”的“气侠”性格,但根子上还是因为他急迫地想表现出自己的优秀。
一个想表现的比谋士更有“谋”、比武将更尚“武”的统帅,必然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
袁术三番五次的骄横轻人、自视甚高,久而久之,自然人才不归附。
不得人心的袁术,最终也会被人心抛弃。
三、“诤言”变“恭维”,等待他的只有“深渊”
侍奉这么一位喜怒无常、固执己见的“主子”,人丁兴旺的袁术阵营内部,难道就没有人能敲打和警告他,让袁术认清自己吗?几乎没有。
三国战场上,很多英雄豪杰都清醒的看到袁术的缺点和软肋,知道他不行。
曹操煮酒论英雄,说他是“冢中枯骨”,早晚必擒之;反复无常的吕布,认为他“喜为大言以诬天下”,比自己还不靠谱;谋士陈登一针见血地评价他“公路骄豪,非治乱之主”。
你看,敌军阵营,大家都清醒的看到袁术其实并不怎么优秀,不怎么会打仗,只是有副“空架子”而已。可是,自己阵营内部,却少有人却提醒他。
因为,提醒他也没有用。当局者迷,这种脾气比本事大的人,身上有一种执念,你的“善意”与“诤言”,在他那里就会变成“忤逆”和“冒犯”。“直言”者受罚,与其发言,不如选择沉默。
更可怕的是,随着时间推移,沉默与虚伪就会变成恭维与奉承。袁术小有所成后,到处听到的都是:真牛!你比你哥牛!你比曹操牛!天下你最牛!
长期被恭维环绕的袁术,决定玩一把大的,来证明自己真正的优秀和与众不同。
一切都是那么顺水推舟、自然而然。拿到传国玉玺后的袁术,自我感觉良好的本心再次轰轰来袭:我本来就很优秀,如今天命又所归,若是我不先称帝,你们谁能知我牛。
果不其然,袁术第一个称帝了。可没想到的是,这次迎接他的不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口水与硬拳。
一夜之间,袁术在强敌如林的环境过早称帝,成为众矢之的,变成了“出头鸟”“先烂椽”,加速了走向灭亡“深渊”的步伐。
明明有资本、有机会,却非要当赌徒、争风光。袁术所成所就因名声而塑,所做所为也因名声所累。
《三国志》陈寿定评袁术:奢淫放肆,荣不终己,自取之也。
三国征战中,成败乃兵家常事,输有输的胸襟、败有败的气度,很多时候,非因人谋,势所定也。而袁术,不分青红咋白,始终觉得自己根正苗红,咎由自取、自作自受,最终没人认账、眼高手低,沦为小丑,让人觉得他不但无谋,更是无德。
极尽讽刺的是,袁术临死前,身陷绝境,弹尽粮绝、饥渴难耐之下,第一反应竟是向下人索要“蜜水”解渴。此时,门外饿殍遍地、前途生死未卜,连服侍袁术厨子都看不下去,狠狠地回了句“止有血水,安有蜜水!”
一生听惯了恭维与“捧杀”的袁术,听此言语,或羞愧、或自责、或遗恨,在床上大叫一声而吐血身亡。
他再也过不上别人眼中的“牛逼”生活,更永远无法证明自己的优秀。
“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袁术,接下来听听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官员贪污,此时的国家已经是民不聊生,千疮百孔。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早已腐朽的朝廷无力对抗,只得下令各郡自行募兵守备,致使各地军阀拥兵自重。 面对早已没落的东汉朝廷,各方势力蠢蠢欲动都想在此时一统天下。但此时朝廷虽没落但民心向汉,因此没有一个人敢贸然起兵造反。如果有诸侯在此时称帝,那便是给了其他地方势力联合镇压称帝之人的正当理由
说到袁术,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 说到袁术其实大家都应该知道这个人还是挺厉害的,毕竟也是一方霸主了,但是到最后想必大家也知道了,那就是袁术这个人也还是要死的,那么袁术是怎么死的呢?在演义和正史中到底又是怎么死的呢?下面就这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袁术,字公路,袁绍的嫡弟。讨伐董卓时,袁术负责押送粮草。因妒才而不发给孙坚粮草,使得孙坚被华雄击败。但孙
还不知道:袁术称帝为何会过早的灭亡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黄巾之乱平息后没有多久,各路诸葛又开始打了起来,其中,袁绍在河北称雄,曹操奉天子与许昌,孙策盘踞江东隐隐有一统之势,天下局面大乱,但很多有实力的诸侯却丝毫没有犯上作乱的心思,心里面仍然认为天子的地位无可撼动。随着衣带诏事件的爆发,天下对于曹操的逆反心理便多了起来,但是曹操对于称帝却丝毫没有想法仍以汉帝为尊。那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袁术称帝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巾之乱平息后没有多久,各路诸葛又开始打了起来,其中,袁绍在河北称雄,曹操奉天子与许昌,孙策盘踞江东隐隐有一统之势,天下局面大乱,但很多有实力的诸侯却丝毫没有犯上作乱的心思,心里面仍然认为天子的地位无可撼动。随着衣带诏事件的爆发,天下对于曹操的逆反心理便多了起来,但是曹操对于称帝却丝毫没有想法仍以汉帝为尊。那么当时的袁术为何要突然宣布称
很多人都不了解袁术称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说到袁术很多网友应该知道这个人其实戏份也挺多的,还有一个叫袁绍的,但是小编也分不清楚这两个人到底是谁,反正就是感觉很有背景的样子,其实在当时袁术是称帝了的,而且凭借的东西就是玉玺了,那么有的人就有疑问了,这到底是玉玺厉害,还是袁术本身背后的势力强劲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揭秘分析看看吧! 董卓曾经说过一句话:但杀二袁儿,则天下自服矣。二
还不知道:袁术称帝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厮杀,更有甚者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即使如此,也没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建国,无论是曹操还是袁绍,但真有那么一个头铁的家伙率先称帝,那就是淮南袁术,为什么他敢这么不要命呢,当我们来看一下他的实力我们或许就知道了。 袁术像 论出身: 三国时期,讲究出身,无论是荆州刘表,益州刘璋,都是皇室宗亲,刘备虽是平民
根据《后汉书·袁术传》和《三国志·袁术传》的记载,小编认为,袁术身上存在的两大致命缺陷如下: 第一:奢侈放荡 若论最为奢侈放荡的汉末军阀,袁术堪称首屈一指。少年时期的袁术,便偏爱飞鹰走狗,身上的纨绔之风淋漓尽显。 占据南阳后,袁术更是暴露了奢侈贪婪的本性,《后汉书·袁术传》中称他:“初,术在南阳,户口尚数十百万,而不修法度,以钞掠为资,奢恣无猒,百姓患之。”而在《三国志·袁术传》中,也有着“南阳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袁术称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袁术是汉末群雄中的称帝第一人。很多人认为,袁术的这种做法是非常愚蠢的。不仅是后人这么认为,就是当时的曹操等人也是这么认为的。然而,其实袁术称帝时有很大底气的,只是袁术硬生生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罢了。 在三国群雄争霸前期,袁术其实是实力最强的一方。袁术的条件可以说是比任何人都好,而且袁术也绝对不是像三国演义中那
袁术,接下来听听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一般认为汉室气数已尽,一定会灭亡。当时社会上有一种说法,叫“代汉者当涂高”。这是一种神秘的谶语,流传很广,类似于之前的“亡秦必楚”、当时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和后来的“石人一出天下反”。 袁氏是春秋辕涛涂的后代,袁术认为“代汉者当涂高”会应验到袁氏,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但当时的情况看,袁术是袁氏家族中最有实力的,军事强于袁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袁术的故事大家听过吗? 《三国演义》里孙策最初是袁术手下的大将,后来孙策自觉袁术不能成就大事于是就想脱离袁术转战江东,但我们说孙策脱离袁术很容易,不过没有兵马一人单枪匹马怎么打天下?这时候孙策就拿出了当初他父亲获得的“玉玺”献给了袁术。袁术得到玉玺之后大喜就给了孙策三千兵马任其远走江东了。然而在历史上孙策其实并没有拿“玉玺”向袁术换兵,袁术早在孙坚死后不久就得到了玉玺,既
袁术是如何得到玉玺称帝的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 在《三国演义》里我们知道孙策征讨江东的人马是袁术赞助的,袁术为什么这么慷慨呢?原来孙策将他父亲孙坚生前留下的玉玺上交给了袁术,才换来了几千人人马开始了创业之路。然而在历史上孙策并没有拿玉玺去向袁术换兵马,而是袁术主动拨给孙策几千人让他去平定江东的。那么玉玺是如何落到孙策之父孙坚的手中的呢?后来袁术又是怎么得到玉玺的呢? 裴松之《三国志
袁术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三国时期的袁术是袁绍的弟弟,虽然不同的书中记载的他们是不同的兄弟关系,这些暂且不管,总之他们二人是兄弟。这个袁术不同于袁绍,是正经的嫡子,在袁氏家族中的身份地位比袁绍高了很多个档次。公元197年,袁术也曾建国称帝,但是没过多久就被灭掉了。袁术到底有什么底气和本事在当时称帝?又为什么仅仅两年就覆灭,自己也死了呢? 四世三公这个词,在讲袁绍的
说到袁术,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 说到三国时期的袁术,很多网友由于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影响,所以其实对三国鼎立这些事情还是了解的更多的,对三国早期的什么袁术方面还是其他方面都是了解的非常少的,那么对袁术并不了解,但是如果熟悉三国历史的会发现,袁术其实并不弱,而且非常有实力的,但是他们还是早早就灭亡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竞起,强者跨
袁术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董卓另立皇帝,动辄以朝廷的名义发号施令,关东诸侯们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一个事,有人就想另立一个皇帝,这样就可以摆脱董卓的束缚。提出这个建议的是当时曾经被推举为反董卓盟主的袁绍,但还没有等到别人提出异议,他自家兄弟袁术先不干了,那个反对的理由冠冕堂皇,袁绍竟然无法反对,又因为被立的皇帝刘虞不干,这事情才不了了之。袁术是袁绍的堂弟,有一种说法是两
对袁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三国演义当中我们知道有一个人叫做袁术,这个袁术在小说中描述成为一个昏庸无道的小人,他的所作所为也是让世人非常的瞧不起,可是袁术为何能够称帝?他是否真的如此昏庸无能呢?很多人不知真相,我们一起来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吧。 袁术是袁家的长子,他的父亲乃是东汉的司空,在东汉时期是非常讲究出身门第的,当时的袁家可谓说得上是当地的达官显贵,并且袁术不
说到袁术,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董卓死后,袁术对抗于袁绍和曹操的进攻,兵败逃亡于九江,割据扬州地区。建安二年(197年),称帝于寿春,建号仲氏 。骄奢淫逸,横征暴敛,导致江淮地区民多饥死、部众离心。受到吕布和曹操攻击,元气大伤。建安四年(199年),呕血而死。 在满是机遇和挑战的三国乱世,欲望,在每一个诸侯国心里都膨胀生长,她们相互之间讨伐、并吞,每一个人心
袁术出自于汝南袁氏。汝南袁术为世家大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决定了袁氏在汉末的巨大影响力与号召力,换句话说,袁术的出身并不比汉天子差多少。而且,袁术是袁氏的嫡子出身,袁绍仅仅是庶子,这在讲究嫡长子继承制的古代,袁术的政治地位与正统性便要强过袁绍,合理的享有袁氏家族的继承权。 在董卓进京的这件事上,诸侯们为汉室江山的稳定操好心了吗?曹操认为诛杀几个宦官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付一狱吏足矣”,往
对袁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袁绍联合关东各地刺史、太守,爆发董卓讨伐战。初平二年(191年),董卓被孙坚击败,退守长安。初平三年(192年),董卓为其亲信吕布所杀。在董卓被杀后,汉室衰微的局面没有改善,汉献帝刘协更是颠沛流离,至于各地的诸侯,则趁机壮大自己的势力,展开了一场逐鹿中原的大战。 在汉末群雄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从而一统北方中
袁术(?—199年),字公路,汝南郡汝阳县(今河南省商水县)人。东汉末年军阀,司空袁逢嫡次子,冀州牧袁绍异母弟。东汉末年,袁术举孝廉出身,累迁河南尹、虎贲中郎将。董卓掌权后,袁术加号后将军,逃往南阳郡。初平元年(190年),袁术与袁绍、曹操等关东诸侯讨伐董卓。董卓死后,袁术对抗于袁绍和曹操的进攻,兵败逃亡于九江,割据扬州地区。建安二年(197年),袁术称帝于寿春,建号仲氏。称帝之后,袁术骄奢淫逸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袁术称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袁术称帝到底是什么样的?正史和演义的区别有多大?袁术真的有演义中的那么不堪和无能吗? 东汉末年,皇权衰微,群雄逐鹿。在众多诸侯中,袁术是很特别的怪咖。在《三国志》中,名士孔融评价袁术“冢中枯骨”,以此表达不屑。袁术如果只是争地盘,那他只不过普通的军阀而已。可这位怪蜀黍偏偏不走寻常路,居然公开称帝了。他这么干,哪来的底气呢? 袁术(?-19
对袁术难消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建安二年(197年),袁术称帝的行为引发了各方不满,曹操、孙策、刘备、吕布便组成了讨伐袁术的联军。在汉末三国的历史上,阵容如此豪华的联盟军之前只针对过董卓,可见袁术已是天下皆怨。 面对阵容豪华的联军,袁术应该一战而亡。然而联军虽然重创袁术,袁术战败后依然割据淮南。直到吕布死后,袁术才被刘备消灭。那么曹操、孙策、刘备和吕布的豪华阵容为
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兵马,再加上朝廷内部政治腐朽黑暗,外戚宦官干政,又无力管辖地方势力,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而这些割据势力又有着不同的兴起过程与发展脉络,反映出那个动乱时代的多元面向。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袁术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袁术(?~199年),字公路,汝南郡汝阳县(今河南商水县)人。东汉末年地方军阀,司空袁逢嫡次子,太仆袁基、冀州牧袁绍异母
你真的了解袁术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说到袁术很多网友都知道其实也算得上是比较有实力的一个人,但是有的网友也说了,还不是被曹操打败了,所以在有的人看来袁术其实就是真的水很美有本事的那种,那么有的人问了袁术这是凭什么敢称帝啊,袁术又有哪些势力在身边? 袁术:四代司空倚世劳,可磋不肖事奸豪,忘云名字与意合,直欲起应当涂高 。 袁术出身名门,其父袁逢是东汉朝的司空。东汉末期袁术被何进拉拢,
你知道袁术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在三国早期的诸侯当中,袁术家族背景显赫,军职高,势力强大,因而野心也是最大。不过,这个人一旦称帝,却快速的土崩瓦解,一败涂地,只得走上了依附他人之路。那么,袁术自己构建的大厦为什么会迅速坍塌呢? 袁术早期为虎贲中郎将,董卓废皇帝另立,任命袁术为后将军。和其他关东诸侯一样,董卓这样做,有拉拢袁术的意思,但不管怎么说,袁术这个军职是正儿八经的。后来董
后人讽刺袁术拿一个玉玺就称帝,觉得他很屌丝,实际上这有点事后诸葛亮的意思,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其实当时袁术是有称帝的资本的,再加上他自我感觉良好,只是他实力上还没到那种说一句话别人不敢哼的程度,也不得民心。 史书只记载袁术僭号,同时自称仲氏,也就是第二的意思。从这个角度来看,袁术很可能只是有了不臣的想法,但还没来得及称帝; 所谓的''袁术并不强大'&
袁术手下为什么都无名臣名将?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曹丕帐下有张辽、张郃等名将,还有荀攸、司马懿等谋士,刘备帐下有卧龙凤雏,还有五虎上将,孙权帐下有四大都督和十二虎臣,他们个个人才济济,这给了他们称帝的底气,但是袁术帐下,无名臣名将,实力甚至还不如其长兄袁绍,为何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第一个称帝呢? 袁术和袁绍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两人都出生在东汉末年的世家大族汝南袁氏,而且还头顶四世三公之
袁术,字公路,汝南郡汝阳县(今河南省商水县)人。东汉末年军阀,司空袁逢嫡次子,冀州牧袁绍异母弟。 袁术出身东汉四世三公名门之家,家族为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是司空袁逢之嫡次子。传说中,袁绍母亲在生下袁绍的时候,神仙曾经托梦给其母,说此子有一段天命在身。 袁术的的庶兄袁绍是过继于其伯父袁成的养子,因此史书普称袁术为袁绍的堂弟,其实两人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 董卓进京之后,废汉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
还不了解:袁术称帝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袁术称帝时到底哪里来的底气?袁术的实力很强吗?袁术有什么资本存在? 看到三国演义的人都了解,袁术是汉末第一个称帝的。许多人认为袁术这样做很蠢。不只后人这么认为,当时的曹操等人也这么认为。不过,其实袁术称帝时有很大的底气,只是袁术硬生生把一手好牌打烂了。 三国群雄争霸之初,袁术实际上是最强的一方。可以说,袁术的情况比任何人都好,
袁术,字公路,是东汉大臣袁逢的儿子,袁绍的弟弟,兄弟二人在汉末格局群雄中属于身世相对显赫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董卓奉命带兵进京名为诛灭宦官,实为掌握政权。膨胀的野心促使他废了汉帝刘辩,汉帝被废后,袁术出奔南阳,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政治集团,开始独立作战,声势较次于袁绍、曹操等从奔走之友到以“游侠”为基础,推举袁绍为首的政治集团。 《三国演义》里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的
对东汉袁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袁术原本是三公之后,手下将士又多,袁术最后为何还是败了? 世人无不了解在那三国之中,其实到了后来也真正成了王的是自封的刘备以及坐镇江东的孙权,而曹操是早早的因为得了脑部疾病去世了,所以就没有当成皇帝。但是其实在三国争斗的那些英豪以及诸侯之中,最早自立为王的并不是刘备或者是孙权,而是一个前期还算可以的人,他就是那袁术。很多人都搞不清楚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