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意外的走向

他刚从提出的那些设备,有不少都是位列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的大家伙!

他只是抱着有枣没枣打上几杆子的想法随便说说而已,实际上能被潘院士批下来的能有30就很不错了。

毕竟论地位,潘院士目前只能算是国内量子加密通讯的领头人。

把加密两个字去掉,他都未必能够排名第一。

通讯领域尚且如此,就更别说量子物理或者说理论物理界了。

因此对于潘院士而言。

划定项目分包人那种事儿没啥问题,但涉及到一些仪器的分配可能就没那么轻松了。

这就是老师啊

而就在徐云暗自感动之际,他的耳边又悠悠传来了潘院士的声音:

“当然了,小徐,给了你这么大的优惠幅度,你肩上的担子是不是也该加一加?”

徐云:“?”

等等,说好的师徒情深呢?

接着不等徐云回答,潘院士便继续道:

“我看这样吧,小徐,孤点粒子的结构定格、势垒绘制、极化激元、高斯玻色取样、空间相干性这些也都交给你了——当然,出结果的话也是用你的名字,怎么样?”

“”

看着一脸老狐狸表情的潘院士,徐云的脸上飞速的冒出了一股冷汗:

“老师,您这也太看得起我了吧?”

徐云这次的表情可不是装的,他是真有些傻眼了。

潘院士前面的结构定格和势垒绘制还好说,但从极化激元开始的往后三样,这td就有些离谱了

比如激化激元。

激元,概念上特指一些原激发抽象出的准粒子。

通过耦合产生的新的准粒子,大多都会被命名极化激元。

比如光子和声子耦合产生的声子极化激元、

光子和激子耦合产生的激子极化激元、

光子和表面等离激元耦合产生的表面等离极化激元等等

光子如果真的能和孤点粒子耦合,那么它产生的便是孤点极化激元。

概念不难理解,但实操起来

这样说吧。

这是属于科学院院士级别的研究项目——还是院士亲自下场的那种。

后面的高斯玻色取样、空间相干性也都差不多是这么个情况。

至于徐云的能力嘛

早先提及过。

当初在使用过小牛的思维角色卡后。

徐云的能力大概达到了211院校冷门专业教授、热门专业副教授的水平。

如今经历完小麦副本。

徐云在高斯的教导以及和小麦、老汤等人日常的探讨中,大约勉强提升到了普通教授的水准。

另外他还有一些思维卡组合没使用,理论上存在着一定的提升空间。

但是

徐云敢保证。

即便是用掉了所有思维卡,他的能力都不可能达到院士这个档次——烟草的谢某人那种除外。

因此实在不是谦虚,徐云此时确实有种让潘院士另请高明的冲动:

“老师,要不”

结果话没说完,便被潘院士笑着打断了:

“小徐,这么着急干什么?我可没说这事情让你一个人来做嘛。”

“你别忘了,科大校内可是有一个这方面的能人最近没事干呢。”

“能人?”

徐云的脸上露出一丝错愕,原本想要推辞的话语也卡到了喉咙口。

不过很快。

他的脑海中便划过了一道闪电:

“老师,您是说”

潘院士轻轻点了点头:

“没错,就是小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