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高斯的宝藏(下)(8.4K)

只见他一脸‘谦虚’的摆了摆手,笑着对徐云说道:

“罗峰同学,过誉了过誉了,这只是一个比较普通的成果罢了,没那么高价值——话说你上头那些话能等迈克尔在场的时候再讲一遍不?”

徐云:“?”

随后他郑重的将这卷手稿重新收好,放在了亲和数手稿的旁边。

接着徐云正打算再去翻找下一卷手稿,但即将动手之际,他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了一道灵光。

他这人特爱吃西瓜,但自己又不会挑,属于菜又爱玩的情况。

所以每次去超市,他都喜欢找那些阿姨大妈求助。

好声好气之下,大多数大妈都会帮个举手之劳。

虽然偶尔也会因为大妈技术不精而翻车,但大多时候挑出来的瓜都要比他自己手选好得多。

而现在的挑选手稿,不正是和挑西瓜一样吗

而且这位远远不止逛市场的大妈那么简单,他可是种出西瓜的瓜农叻!

什么手稿有帮助,高斯一定比徐云要清楚!

想到这里。

徐云连忙转过头,目光期盼的看着高斯,意思很明显:

大佬,你再帮忙挑一卷呗?

高斯当即便意会了徐云的想法,只见犹豫片刻,摇头说道:

“罗峰同学,我能赠送你五卷手稿已经算是破例了,你还想让我亲自下场挑选,这未免有些得寸进尺了吧?”

“接下来我不会再提供意见,你能挑到什么手稿全看你自己。”

看着态度坚决的高斯,徐云想了想,说道:

“高斯教授,过几天法拉第先生不是有个新作发布会么,诸如威廉·惠威尔先生之类的校领导也会现身,届时我可以趁着媒体在场的机会,夸您的手稿和肥鱼先祖不分伯亻”

徐云话未说完。

他的眼前便是一晃,空气中只留下了一道残影和高斯的声音:

“你站在此地不要走动,我去给你挑点手稿!”

徐云:

“”

大佬,你td好歹矜持一点啊

来到皮箱边上后。

高斯微微俯下身子,目光不停的在皮箱内扫视起来。

该选哪几本呢

过了几秒钟。

他忽然眼前一亮,抽出了两卷比较厚的手稿,掸了掸并不存在的灰尘,将它们递给徐云:

“罗峰同学,不出意外的话,这两卷手稿你应该会感兴趣。”

徐云依旧是双手接过,检查起了外部情况。

这两卷手稿与第一卷的亲和数一样,都写着相关的标签:

《叠合光场研究》

《流型度规的算符问题》

随后徐云照例将它们拿到书桌上摊开,认真看了起来。

对于徐云这种后世来人而言,两本书都不算很难。

比如《叠合光场研究》上记录的是高斯对菲涅尔衍射的研究,附加了一些拓扑荷数和方位角数据。

如果有人按照这个方向研究,将会在光纤输出端传输有所造诣。

《流型度规的算符问题》则要复杂一些。

它涉及到了非欧几何以及黎曼几何的雏形,适配了笛卡尔系的普通导数算符?。

这个入门难度比《叠合光场研究》要高上不少,可以说是闵可夫斯基空间和瑞利近似的先行成果。

如今瑞利不过才八岁,闵可夫斯基更是负14岁的低龄。

高斯能够先他们一步研究到这种程度,确实令人惊叹。

另外这卷手稿也确定了张量的阶,等高斯作古之后,这份手稿定然能给黎曼的工作带来极大的启发。

但佩服归佩服。

此时徐云心中的波动,却没有见到第二卷手稿时那么大。

因为

《叠合光场研究》也好,《流型度规的算符问题》也罢。

这两份手稿质量显然是毋庸置疑的,但它们在后世并未遗失,同时还是高斯为数不多彻底被研究透了的手稿。

番茄

这种情况下。

徐云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达到‘欣喜若狂’的程度。

当然了。

这也不能说高斯轻慢了徐云。

恰恰相反,这两卷手稿的含金量其实非常的足。

如果它们在1850年现世,恐怕将会引起比奇完美数更大的反响——尤其是后者,那可是流体几何的雏形呢。

造成徐云和高斯想法不对等的原因不是手稿质量,而是各自所处的时代差异。

所处时代知识理论的完备程度,导致了二者看待问题其实并不在一个平面上。

不过心中遗憾归遗憾,徐云也没表现出其他复杂的神色。

依旧很感激的收下了这两卷手稿。

毕竟这是高斯的心意,对于如今的高斯来说,这两卷手稿可以算是半压箱底的成果了。

五卷手稿,如今已选其四。

只剩下了最后一卷未定。

这最后一卷,徐云依旧拜托高斯进行选择。

“最后一卷吗”

高斯站在皮箱身边,目光快速在皮箱中扫动。

应该选哪卷手稿给徐云呢?

非欧几何的核心稿件自己已经给了小麦,以小麦和徐云的关系,徐云肯定也能见到那份手稿。

所以非欧几何的相关稿件可以排除了

要不选双纽线函数的周期计算?

或者天文学上的观测成果?

要不就选自己去年完成的和二次型模函数的几何表示?

似乎都不合适

过了几秒钟。

高斯忽然想到了什么。

对了,那个东西!

只见他弯下身弯下身,缓缓拿起了一封被独立放在某个夹层的信件。

随后高斯将这封信放到了掌心,有些苍老的手指缓缓从信封上抚过,眼中的表情犹疑不定。

徐云注意到。

高斯的这种神色并非是不舍,而是有些

悲伤?

徐云揉了揉眼睛,他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高斯的脸上怎么会有这种表情呢?

足足两分钟后。

高斯才叹息一声,面色复杂的将这封信递给了徐云,说道:

“罗峰同学,不出意外的话,前面的四卷手稿应该足够你研究很长时间。”

“所以我为你选定的最后一卷手稿并不是什么尚未公开的知识成果,而是这封”

“信。”

注:

昨天7600,今天8400字,通宵码到现在,求点月票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