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就这儿了!(大章)

徐云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有些好奇的问道:

“杨主任,集体宿舍能降到这价格,区里估计也补贴了不少吧?”

杨泓祉无奈的耸了耸肩,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

“没办法,庐州在皖省内算是老大哥,但和其他一些内陆城市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如果不把整个环节自上到下都准备妥当,咱们在其他城市面前就更没竞争力了,一座城市想要发展,不出点血是不行的。”

徐云静静听完这番话,亦是面带感慨的叹了口气。

中部六省,除了两西这两个倒霉蛋有些被遗忘以外,其他四个省份目前都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既然是发展,自然避不开彼此之间的资源争夺了。

庐州作为皖省的省会,肩上的压力自然小不到哪儿去,甚至可以说是手裆齐冲错了,首当其冲。

尤其是随着如今网络的发达,哪座城市发展趋势一好,基本上就是各种黑水劈头盖脸的飞来,甚至有些蓝v都会带节奏。

要不就是选择捧杀,谁谁谁今天超金陵明天超魔都,仿佛明天北上广加起来都不够打了。

因此在这种错综复杂的背景环境下,想要拉到优质的企业入驻,高新区自然要力争把各个方面都安排到极致。

补贴十家大型企业,只要能有一家起飞,那么带来的回报就可以将之前的支出完全填补。

随后杨泓祉又简单的介绍了一番周边环境,便打开大门,带着徐云等人进入了厂内。

进入工厂后,杨泓祉带着众人在外体继续转了一圈,介绍道:

“厂房只有一层楼,标准的钢结构,高度92米。

厂房整体呈长方形,55x32的规格,喏,那里是电缆和炸鸡机组,诺华过去改装过的,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的问题。”

一旁的徐云一边听着介绍,一边则在打量着厂房外部。

这间厂房的正门外有一片很大的空地,大约两百平米出头,地板平实坚固。

纵使货车开进大门内,也可以非常轻松的掉头或者转弯,装卸货都非常容易。

接着杨泓祉走到大门前,用一张磁卡开启了厂房的电子锁,带着徐云走进了厂内。

刚一迈过大门,徐云在看清厂内景象的同时,脑海中下意识的便冒出了两个字:

开阔!

只见这片一千多平方米的厂房内,此时除了几个车间墙壁之外,全场空无一物。

在天花板和墙体的围绕下,带来的视觉冲击感要比空地大上许多倍。

与此同时,杨泓祉也介绍道:

“整个厂房内一共有三个生产车间,以及一处小型实验室,其中的无尘等级达到了十级。”

“十级?”

徐云闻言一愣,旋即感叹道:

“不亏是诺华,可真是够下本钱的。”

众所周知。

洁净室按空气清洁程度分类,从高到低分别是1-100000级。

这里的数目代表着最大尘埃粒子数,比如1级就是低于或者等于1颗,十万级就是低于或者等于十万颗。

医工业中常见的是10000级实验室,100级则可以进行无菌工艺制备。

至于10级的概念嘛

就是可以用于带宽小于2微米的半导体工业。

同样,级别越高,实验室的投入成本也就越高。

据徐云所知。

国内所有消杀企业有一个算一个,只有榄菊和超威两家企业有这种级数的核心实验室,而且加起来恐怕都没有五间。

倒不是说他们没那资金搞十级甚至更高的实验室,而是因为缺乏这种科研投入意识,或者说舍不得钱——我百级千级就能完成的任务,为啥要搞到十级呢?

什么,xxx技术的研发需要十级实验室?它的成功率多少?

哦,5啊,那就先将就着用百级的吧,等把握高点再说,下次一定!

虽然徐云对于外企不是特别的感冒,但有些时候你不得不承认,外企在科研方面的投入或者说态度,确实值得国内一些企业去学习。

不过除了实验室外,诺华便再没有留下其他东西了。

毕竟人家也不傻,要不是带不走,这间实验室肯定也留不下来。

随后杨泓祉去给闸机通上了电,由顾群青验证了一番其他数据。

半个小时后。

顾群青走了回来,压低声音道:

“硬件都没问题,高新区定期都有做除尘防护,等设备运到,接上电源就能使用。”

眼见顾群青这样说,徐云的心中顿时做出了决断:

工厂的地址,就是这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