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 一刻也不容歇息

这里的微妙并不是贬义词,而是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激昂与振幅,仿佛像是一张被拉到了圆满,时刻准备发射的弓弩。

至于产生这种氛围的核心原因,自然便是李觉所说的【任务冲刺】了。

在今天或者说昨天的年夜饭之前,基地虽然依旧保持着推进项目的趋势,直到大年三十当天才开始放假。

但不可否认的是。

那个阶段基地的人心是有些躁动的,有事时候的效率高,有时候的效率又会偏低。

因此基地领导层并没有在节前定制某些具体的计划,相当于是在收着劲儿慢慢跑步。

而眼下春节已过,躁动的人心逐渐收敛,整个221基地就可以全力开始冲刺了。

这就好比是一个后世的网络作家,已知一个小时后要去接孩子,那么他在码字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就会经常去关注时间,从而导致注意力出现分散。

等到他接了孩子手上没有事要做了,就可以把全部精力放到码字上了。

什么?

你问为什么有的作者没老婆没孩子还码字慢?

咳咳

视线回归原处。

在说完一番话后,李觉便翻开了自己带来的文件,说道:

“各位同志,为了能够让221基地最大限度的开展最后阶段的研发冲刺,现根据首都方面的指示,我们将会对基地的部分部门进行改组重建!”

“什么?”

李觉话音刚落,台下便骤然爆发出了一阵议论声:

“厂长?您说的改组是什么意思?”

“改组重建?老王,你消息灵通,之前听说过这事儿吗?”

“我不到啊”

现场在数秒钟内便变得纷纷扰扰,不过大多数参会者虽然面带茫然,但却并无多少忧虑。

毕竟组织上的决策能力大家都很清楚,不可能把某些真在紧要关头的任务突然腰斩或者转手他人,这里的改组重建针对的多半是某个特定群体。

有些思维比较活络的专家,此时更是已然露出了些许思色,隐隐猜到了什么。

随后在众人的注视下,李觉很快继续开口了:

“各位同志,在去年十月份的时候,我们正式完成了原子弹的相关设计工作。”

“当时我们也将基地的整体重心,从理论推导过渡到了武器研发的应用阶段。”

“我们成立了多个生产项目组,比如说中子点火源、燃料层球碎片等等,每组也都有对应的负责人。”

李觉在说话的时候,台下有很多专家下意识跟着点起了头。

李觉所说的事儿,算是221基地成立至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当时陆光达等人完成了原子弹理论设计,大于又带着挂件徐云搞出了于敏构型,因此组织上便决定将基地重新从理论转向研发。

为此组织上还设立了多个核心项目组,并且找了对应的大佬带队进行研发。

其中原子弹方面有七个:

铍钋中子源,也就是点火中子源,负责人王方定。

蜂窝纸板隔件——也就是隔空层,为爆轰后压缩铀燃料临界塌缩提供空间,负责人化名吴克的吴学蔺。

u235燃料层球碎片,负责人是未来的知名女院士王承书。

钋保护层,负责人冯吉。

炸药爆轰驱动机构,也就是所谓的平面波发生器,负责人钱五师(现陆光达)。

最后是自由中子发生层以及中子反射层,负责人吴自良。

氢弹方面可以公开的有两个:

软x射线压缩次级的构造,负责人王大珩。

氢球的制备,负责人雷安。

剩下的则是清一色的哔哔哔哔——

在报完对应的项目和人员后,李觉又说道:

“当时组织上虽然成立了应用研发小组,但对于原先理论组成员们的安置却并没有最终定论。”

“有部分理论组成员继续着相关衍生理论研究,有部分去应用小组做起了协作工作。”

“另一些则调动到了中子弹理论小组帮忙,还有一些人类似徐顾问一样几个项目到处跑”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当时我们刚上马研发项目,对于整个项目是否能够顺利进行信心有些不足。”

“不过如今我们的应用研发已经步入了正轨,那么换而言之”

“也该给那些原本理论组的同志们,一个具体、稳定的名分了。”

说罢。

李觉环视了现场一圈,最后又将目光放到了徐云身上:

“根据徐云顾问的建议,今天这场会议过后,咱们基地将会迎来落成至今最强大的完全态,所以组织上采纳了徐云顾问的提议,最终将这个改组重建项目命名为”

“221基地补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