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章 统一思想,冲刺!(上)

王有功按照徐云所说的情况算了算,很快又问道:

“徐云同志,普及化的环节我保留意见,毕竟咱们国家的组织能力是很强的。”

“但是电视这东西不仅仅是有了实体就万事大吉的,它需要电、需要信号,这些问题又该怎么解决呢?”

“据我所知很多村庄得,也别说村庄了,很多乡镇甚至小县城现在都没完全通电呢。”

正如王有功所说。

电视不同于自行车,自行车这玩意儿你只要用物资票买到手后就可以立马用起来了,使用条件极其便利。

但电视机却不同。

电视机字如其意,首先你得要有电啊,没电它就是个大铁盒子。

其次有了电还不够,还得给它配上合适的信号,否则即便通了电也还是个大铁盒子

想要完成直播,这属于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好在徐云对于王有功的问题早就胸有腹稿,闻言很快点了点头:

“没错,除了电视实体机之外,电源和信号也是同样需要考虑的环境。”

“咱们还是一个个来解答吧,先说说比较简单的信号问题。”

“有功同志,你用过收音机吗?”

“收音机?”

王有功下意识点了点头:

“当然用过”

接着话刚说完,他便立马意识到了什么:

“徐云同志,你的意思莫非是使用和收音机一样的电线来接收信号?”

徐云立马朝他竖起了一根大拇指:

“没错!”

提起电视这玩意儿,想必所有人都不陌生。

但如果再一问你电视的全称叫什么,许多人恐怕就一头雾水了。

它的全称是电视信号接收机。

既然是信号接收机,那么两个先觉条件你得满足,第一就是得有电视信号,第二得能接收到电视信号。

在徐云穿越来的后世。

电视信号通常分成无线电视信号(地上波)、卫星电视信号(空中波)、有线电视信号和闭路电视信号等等。

如今这个时期使用的都是无线电视信号,就像收音机一样,把电视自带的天线拉长,大概对一下方向,就可以接收了。

“我们之前在研制气象多普勒雷达的时候,曾经突破过简谐波的传输技术。”

随后徐云看了眼不远处负责气象多普勒雷达研制、如今即将离开基地的孙俊人:

“这项技术在实际天线信号中可以起到不错的增强作用,并且可以低成本的用于接受天线的生产。”

听闻此言。

孙俊人亦是笑着朝徐云点了点头。

这件事也算是他给徐云的一个小小的临别赠礼吧。

在之前气象多普勒雷达的研制过程中,他的学生林钰曾经鼓捣出过一个包络式匹配滤波器。

而包络式匹配滤波器实质上的原理,就是信号的复包络。

也就是由傅里叶变换使信号拟真出相同的幅频特性,从而发出一定载频的信号传递到雷达内。

当时林钰搞出这玩意儿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校验信号,但不久前在徐云找上门提及直播天线信号问题的时候,这项技术的价值忽然就拔高了很多——它可以用于增强天线信号的接收。

根据孙俊人拿出的设计方案。

他们优化后的天线,大概可以比原先的接收效率提高70左右——这可是搞出华夏第一座雷达的国家队,优化一个天线可太容易了

这种情况下。

除了一些极其偏僻的山村,基本上可以保证大部分场景接收到天线了。

毕竟到时候如果真要直播,肯定要选择开阔的公社场地——这年头的公社很多时候都要负责民兵演练,所以场地的开阔程度要远超很多人的想象。

有些公社的民兵训练场面积,甚至有好几十亩那么夸张。

接着徐云顿了顿,又抬头看向了王有功:

“而除了信号接收之外,电视机的电力嘛”

“有功同志,你还记得我们当初搞的光伏发电吗?”

注:

见到了花花,感慨良多

今天异地码字,设备和软件都不习惯,错别字可能比较多,麻烦各位读者老爷发现以后及时提醒一下哈,我会第一时间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