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飞机上的偶遇

同时这些年随着r技术的重要性提升,不少企业都想将卢潇收入囊中,所以卢潇这个名字的传播范围也越来越广

据卢卡斯所知。

他所供职的费米实验室就曾经对卢潇伸出过橄榄枝,但却被对方给拒绝了。

因此卢潇这事儿卢卡斯倒也有所耳闻,毕竟在海对面工作近二十年却又没入美籍的顶尖华人还是不多的。

眼见卢卡斯听说过卢潇的事儿,莫顿l格罗比解释起来就方便多了:

「卢卡斯先生,你可能不知道,那家企业所卖的第五代吡虫啉论文,便是在我这儿过的稿。」

「而论文的第一作者,正是那家华夏企业的创始人,名叫徐云,今年才25岁还是26岁呢。」

卢卡斯微微一怔:

「熏鱼?」

莫顿l格罗比的华夏语说的一般,在经过卢卡斯这个华夏语更一般的老外大脑后,发音便成了这么个古怪的词儿。

不过莫顿l格罗比对此并不在意,而是笑着拍了拍卢卡斯的肩膀:

「yes,熏鱼,相信我,那是一个很有能力的棒小伙儿。」

「所以卢卡斯先生,我这次对中科院的发布会还是很期待的,有空我还可以带你吃顿火锅,啊哈!」

随后两个小老头又聊了几句。

发现对方都是钓鱼老后,话题便换成了各自买咳咳,钓过什么样的鱼。

不过作为当事人的徐云,却并不知道这次发生在飞机上的交谈,更不知道这两个小老头的意外会面,会在今后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影响。

此时他正站在双流国际机场的出站口外,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诸多国内外物理学大老。

当然了。

比起几天之前的那次接机,这次接机团的规格要大上许多,人手也多了不少。…

至少徐云和陆朝阳不用像之前那样,专门等在机场举着牌子接人了。

今天接机团的领队一共有两人。

分别是侯星远这个科院一把手,以及川省一位主管科研产业的入常。

陪同接机的还有潘院士、赵政国、以及另外几位相对比较年轻的院士。

至于田良伟、王老、周绍平等几位八十岁以上的院士则没有到场。

其中田良伟是方向与物理交集不大,王老等人则是身体问题。

徐云和陆朝阳被安排在了人群最末端,看起来像是两个摇着鲜花的小学生。

「陆教授。」

徐云朝周围扫了几眼,发现没人在意他们,便低声对陆朝阳道:

「话说这应该是国内有史以来最盛大的一次物理会议了吧?」

陆朝阳思索片刻,果断点了点头:

「毫无疑问。」

说起华夏近代物理史。

许多人脑海中可能冒出的都是落后之类的概念。

但实际上。

在近几十年里,华夏物理学界也有过高光时刻,曾经多次发布过国际级的成果。

其中最着名的一次国际性成果发布,无疑当属大亚湾中微子振荡矩阵角的测量报告。

这个结果精确测量了物理学基本参数——中微子混合角theta13。

通过对比多个实验厅的中微子流强和能谱,对振荡幅度的测量精度达到28。

这是目前三个中微子混合角中最精确的测量结果,属于真正对基础物理学的贡献。

不过遗憾的是。

这次成果发布会的举行现场不在国内,而是在首尔召开的第30届国际中微子与天体物理大会上。

至于国内举行的最大成果发布会嘛

属是水木薛其坤院士在2013年发现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这也是首个华夏人自己提出理论,然后做出相应的成果的项目。

这是一个接近诺奖级别的成果,因为之前的整数和分数量子霍尔效应都已经获奖了。

在多年之后,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上会诞生一个华夏人的诺奖也说不定。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发现者之一,就是之前介绍过离奇身亡在海对面的张首成,何其可惜。

当时水木的那场报告会来了40多个海外的物理学者,其中包括了两个诺奖得主,四位欧洲物理奖得主,以及一位狄拉克奖——也就是国际理论物理学领域最高奖得主。

单论含金量。

那场报告会无疑是华夏建国至今最高光的时期。

但那场报告会在此次科院组织的发布会面前,就有些小马拉大车了。

这一次的发布会别说华夏范畴。

即便是在全人类的物理学史上,都足以位列前几。

可以这样说。

二战结束到现在。

除了引力波的发布会外。

其余的什么黑洞照片啦、希格斯粒子发布啦等等等等,全都比不上这一次发布会的规格。

这一次是真正的

神仙云集。

新手钓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