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字伯符,破虏将军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孙策性情豁达,喜说笑爱结交名士,名声渐广。孙坚死后,孙策投奔袁术,并继承了孙坚的部队。其纪律严明,严禁掳掠百姓,因此获得百姓拥戴。他打败刘繇,夺取吴郡,威震江东。袁术僭越称帝后,孙策与袁术决裂。同年夏,曹操下诏书,要孙策讨伐袁术。200年,孙策平定六都一统江东,后在打猎时为刺客所伤,不久身亡,年仅26岁,追谥为长沙桓王。
人物生平
年少成名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孙策之父孙坚被朱儁推荐为佐军司马攻打黄巾军,孙策与家人留在寿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居住。孙策十几岁时就在寿春结交名士,名声渐渐传播开了,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周瑜慕孙策之名,专程到寿春拜访。周、孙两人同岁,且均少年有志,杰出通达。因而于寿春一见如故,便推诚相待。
中平六年(189年),孙坚前去讨伐董卓。周瑜便劝孙策携母亲弟弟移居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孙策应允。在舒县,孙策结交了很多社会上流人物,江、淮一带的名士都来投奔他。
初平二年(191年),孙坚因攻打荆州而被荆州牧刘表的部下黄祖所杀。孙策当时十七岁,将父亲孙坚葬在曲阿(今江苏省丹阳市)后,孙策一家举家迁到江都(今属江苏省扬州市)。
投奔袁术
初平四年(193年),守孝结束后,孙策到寿春找袁术准备讨回之前其父孙坚的旧部建功立业及为父报仇。袁术听其言语,察其举止,知道他能屈能伸,大有过人之处。但要马上将孙坚旧部还给他让他自立,自己又心有不甘。于是,袁术便说:“我已任命你的舅父吴景为丹阳太守、你的堂兄孙贲为都尉。丹阳是出精兵的地方,你可去投奔他们,召集兵勇。”因为徐州牧陶谦非常忌惮孙策,而现在孙策的舅父吴景任丹杨太守,于是孙策就带着母亲迁居曲阿,与吕范、孙河一起投靠吴景,并依赖吴景召募到了数百人。后来讨伐泾县(今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山贼祖郎,把祖郎打跑了。
兴平元年(194年),孙策带着数百人去投奔袁术。袁术这才将孙坚旧部数千人中的一千多人交还给孙策统领。太傅马日磾持节安抚关东,在寿春以礼征召孙策,并表奏朝廷任命孙策为怀义校尉。袁术麾下的大将桥蕤、张勋等都倾心敬重孙策。就连袁术也常叹息说:“如果我袁术有孙郎这样的儿子,死也可瞑目无憾了。”孙策部下有一骑兵,犯罪后为逃避责罚,逃进了袁术的军营,藏到马棚里面。孙策派人追捕,直冲袁术营中,将罪犯搜出,就地斩首。事情结束后,孙策又前往袁术处赔礼请罪。袁术说:“兵士叛变,理当惩处,有什么可请罪的呢?”从此军中更加敬畏孙策。
不过袁术为人反复无常,往往言而无信,他曾许诺让孙策任九江太守,过后却改用自己的亲信,丹阳人陈纪担任此职,孙策对此很失望。后来,袁术准备攻打徐州,向庐江(治舒县,即今安徽庐江西南)太守陆康索求三万斛军粮,陆康不给,袁术大怒。
孙策以前在舒县时曾去拜访过陆康,陆康看不起孙策,只让自己的主簿接待,自己不出来相见,为此,孙策也对陆康怀恨在心。袁术就派孙策去攻打陆康,并且允诺说:“之前我错用陈纪,经常后悔自己用错人了。如果这次你能抓获陆康,庐江郡就真正属于你所有了。”孙策奉命出击,拿下了庐江郡。
可是,袁术却任用他的老部下刘勋当了庐江太守,这让孙策对袁术更为失望。
创业江东
兴平元年(194年),汉献帝派刘繇担任扬州刺史,扬州过去的治所是寿春,而寿春已被袁术占领,刘繇便在孙策的舅父吴景和堂兄孙贲的协助下南渡长江,在曲阿设立了治所。这次孙策攻打庐江,刘繇忧心忡忡,因为他知道,吴景、孙贲是袁术任命的,他们又是孙策的自己人,担心他们与袁术、孙策联手吞并自己,于是就用武力逼赶他们,吴景和孙贲只好退往历阳(今安徽和县)。刘繇派部下樊能、于麋驻扎在横江津,让张英驻扎在当利口,来与袁术对抗。袁术则任用自己的老部下惠衢为扬州刺史,以吴景为督军中郎将,和孙贲一起率兵进击张英,却一连几年都未能攻克。
吴郡都尉朱治是孙坚的老部下,过去曾任孙坚的校尉,太傅马日磾在寿春的时候,任命朱治为副官,后又被任为吴郡都尉。他发现袁术政德不立,就劝说孙策趁机收取江东。于是孙策就去见袁术。孙策对袁术说:“我家旧日对江东人多有恩义,我愿带兵去帮助舅父征伐横江。横江攻克之后,我还可在当地召募士卒,大概能召募三万人。那时,我再率领他们助您平定天下,谋成大业。”袁术知道孙策对自己不满,但他认为,刘繇占据曲阿,王朗占据会稽,孙策未必能有什么作为,就答应了他的请求,并表奏朝廷任命孙策为折冲校尉,代理殄寇将军,只给他配备一千多的士卒及相应的军需品,战马几十匹,宾客中愿意跟随者几百人。
一路上不断有人来投奔孙策,等到了吴景的驻地历阳时,孙策的兵众已发展到五、六千人。孙策的母亲已先从曲阿迁来历阳,孙策又将母亲迁往阜陵居住。然后渡江转战,所向势若破竹,无人敢与他交锋,而且军令很严整,百姓们都依附他。孙策这个人相貌英俊,言谈幽默,性格豁达开朗乐于接受意见,又善于用人,所以兵士和百姓对待他,没有不尽心尽力的,都愿意效死于他。
兴平二年(195年),孙策从历阳渡江,打败了刘繇。刘繇放弃丹徒西逃。于是孙策令朱治从钱塘进攻吴郡,吴郡太守许贡在由拳抵抗朱治,朱治大败许贡,许贡逃走依附山贼严白虎,朱治于是代理吴郡太守的职责。
袁术在寿春得知孙策击走刘繇后,上表奏请孙策为殄寇将军,把周尚召回寿春,并派其堂弟袁胤取代周尚任丹阳太守。
建安元年(196年),孙策进攻会稽。王朗败溃后投降,于是会稽平定。占据会稽后,孙策将原有长吏全部更换,自己兼任会稽太守,又以吴景为丹杨太守,以孙贲为豫章太守,分豫章另置庐陵郡,以孙贲弟弟孙辅为庐陵太守,朱治为吴郡太守。彭城人张昭、广陵人张纮、秦松、陈端等为谋士。同年,孙策派遣奉正都尉刘由、五官掾高承拿着孙策的奏章拜谒许都朝廷,并向朝廷进贡礼物。
决裂袁术
建安二年(197年),袁术占有传国玉玺正式僭越称帝,孙策给袁术写信,劝其不可,袁术不听所劝,两人于是绝交不再有往来。同年,曹操派议郎王誧携带汉献帝的诏书给孙策,任命他为骑都尉,袭父爵乌程侯,兼任会稽太守,并命他与吕布、陈瑀等一起讨伐袁术。孙策觉得自己统领这么多兵马,骑都尉的职务有点低了,想得到个将军的封号。于是派人向王浦透露了这个意思,王浦当即以皇帝的名义宣布孙策权代明汉将军。当时,陈瑀军驻海西(今江苏东海),孙策按诏书要求,整顿兵马,要去与吕布、陈瑀会面,谋划军机,参同形势。但他率军走到钱塘时,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原来陈瑀想要乘机夺取孙策的地盘。他派人秘密渡江,拿着三十多个印信给丹杨、宣城、泾县、陵阳、始安、黟县、歙县等地的大帅祖郎、焦已及吴郡乌程严白虎等,让他们作内应,等孙策的部队一开拔,马上攻取他的郡县。孙策发现这一阴谋,大怒,派吕范、徐逸统兵直扑海西,大破陈瑀,俘获他的将士、妻儿等共四千多人。陈瑀往北逃奔袁绍。
建安三年(198年),孙策派徐琨赶走袁术所派的丹阳太守袁胤,平定宣城以东各地,迎接刚从袁术处回来的吴景担任丹阳太守,之后孙策亲自进攻丹阳泾县以西。他先进击陵阳(今安徽青阳县东南),擒获祖郎,又进击勇里(今安徽泾县西北),擒获自封丹阳太守的太史慈。孙策平定丹阳回师吴郡后,拜太史慈为折冲中郎将,授祖郎为门下贼曹。
这时,袁术之前任命的周瑜为居巢长,鲁肃为东郡长,但二人知袁术难成大器,在孙策平定丹阳时相继弃官渡江来投奔孙策,孙策亲往迎接周瑜,拜建威中郎将,当即给周瑜增兵二千人,马五十匹。又给周瑜鼓吹等军用乐队,兴建府院住处,所赠赐的东西在军中无人能比。同年,孙策又向汉廷贡献礼物,规模是建安元年的两倍。汉廷任命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
袭取庐江
建安四年(199年),孙策正准备与曹操、董承、刘璋并力讨伐刘表和强弩之末的袁术,军队已经整装待发,但是袁术却得病而死。袁术死后,袁术的部下杨弘、张勋欲投奔孙策,不料却被庐江太守刘勋截击,全体被俘。而袁术的堂弟袁胤、女婿黄猗等人,也慑于曹操的威力,不敢守卫寿春,抬着袁术的棺木,带领袁术的家小和部曲男女,到皖城投奔刘勋。孙策以谦恭的言辞和丰厚的礼物劝说刘勋攻取上缭,在刘勋成行后。孙策率军绕袭刘勋的大本营皖城,一举攻破。又在随后打败了救援刘勋的黄射(黄祖之子)。十二月八日,孙策进至黄祖屯兵的沙羡(今湖北嘉鱼县北)。刘表派侄儿刘虎和南阳人韩晞带领长矛队五千人赶来支援黄祖。十一日,孙策率领周瑜、吕范、程普、孙权、韩当、黄盖等同时进攻黄祖军,最后黄祖只身逃走,其妻妾子女共七人被孙策抓获,刘虎、韩晞并两万余部重被杀,跳水溺死者达一万余人,孙策缴获船只六千余艘,财物堆积如山。
一统江东
建安五年(200年)初,孙策大败黄祖后东进豫章,驻军椒丘(江西新建县北),对虞翻说:“华歆名闻于世,但绝非我的对手。如果不早归附,将来金鼓一震,战局一开,生灵涂炭,在所难免。你先进城去,把我的意思说给他听。”虞翻领命进城,见到豫章太守华歆,陈明利害,华歆举城投降。因刘繇病故于豫章,孙策顺便将刘繇的灵柩带回归葬,并且带回其遗孤刘基等诸子,这一举动受到了王朗的来信称赞。孙策留中护军周瑜镇守巴丘,派遣太史慈为建昌都尉,治海昏,抵挡刘磐,使刘磐不敢侵扰。
这时袁绍的势力正强大,而孙策又吞并了江东,曹操已无力东顾,叹息说:“难以与他争锋了!”就打算对孙策实行安抚。于是把弟弟的女儿许配给孙策的小弟孙匡,又为儿子曹彰迎娶孙贲的女儿,用礼征召孙策的弟弟孙权、孙翊,并令扬州刺史严象举荐孙权为茂才。
遇刺身亡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垒相持,孙策暗中盘算袭击许都,迎取汉献帝,便秘密整顿军队、部署将领。当初,孙策杀死许贡。许贡的幼子与门客逃亡到江边。
建安五年四月四日(200年5月5日),孙策在丹徒山中打猎。他骑的是一匹快马,扈从骑兵被远远的甩在后面。这时忽然碰到三个人,这三人都是被孙策所杀的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孙策问:“你们是什么人?”三人回答说:“我们是韩当的士兵,在这里射鹿。”孙策说:“韩当的士兵我全部认识,从没见过你们”。说完向其中一个射箭,那个人随着弓弦的声音而倒下。余下二人非常恐慌当即弯弓搭箭,向孙策射来。孙策面颊中箭。这时,后面的扈从骑兵寻找到孙策,将刺客全部杀死。孙策伤势甚重,自知不久于人世,就请张昭等人,托以后事:“中原正在大乱之中,凭我们吴、越的兵众,三江的险固,足以观其虎斗成败。你们要好好辅佐我弟弟!”又招呼孙权,将印绶交予他,对他说:“率领江东兵众,决战两阵之间,横行争衡天下,你不如我;但举贤任能,使其各尽其心,用以保守江东,我不如你。”到夜间孙策便去世了,享年二十六岁。
孙权登基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为孙策立庙于建业朱雀桥南,后来派太子孙和前去亲祭。
孙策,接下来听听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不少豪杰趁此打下一份基业。东吴正是凭借孙坚孙策两代人的四处征战逐渐壮大,然而正当孙策踌躇满志想要一展抱负时,却遇刺身亡。孙策临死前,将打下的基业尽数交于孙权。虽有打仗亲兄弟之说,但毕竟亲疏有别,比起兄弟,还是儿子更近一步。 那么,孙策为何舍弃儿子孙绍,反而传位于孙权呢?其子孙绍最终下场如何? 刘禅如此愚钝不堪,刘备尚且传位于他。虽说白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孙策的故事大家听过吗? 孙策号称小霸王,却在面对许贡门客时重伤而死,确实有些让人失望。不过在演义中孙策虽然不是顶尖高手,但是也可以算一流水平,正常情况下对付几个刺客没问题。最后被刺客所伤只能说孙策运气不大好。 孙策在演义中表现不错。十八岁第一次和父亲孙坚一起出征时,就一箭射死了黄祖部将陈生,立下首功。成年后孙策率军席卷江东,自己也没少上阵厮杀。在神亭岭之战孙策和太史慈大战
孙策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孙策是孙吴政权的第二代创始人,作为孙坚的长子,孙策堪称有勇有谋,在父亲死后他先是继续为袁术效力,后趁机带兵带兵进入江东,开启了自己的宏图霸业。 孙策在江东很快击败了刘繇、许贡、王朗、陈瑀、太史慈、华歆、黄祖,割占江东五郡,为孙吴政权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爆发大战,孙策闻讯想趁机偷袭许昌,抄了曹操大本营,如果这一
孙策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江东孙策,在东汉末年的时候,也是非常有名的一个历史人物了,然而孙策因为死的早,英年早逝,所有后期三国时期,基本上就没有孙策,都是孙权了,孙策给人们的印象大部分都是奠定东吴的基础。但其实,历史上的孙策究竟有多厉害,有很多人认为, “孙策不死,便无三国”,意思也就是说,如果孙策不是因为死的早,而是后来继续统领江东的话,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三国”
孙策也是东汉末年十分出色的将领,孙坚死后孙策割据一方,接连拿下江东五郡,为此后的孙吴政权打下基础。可惜孙策英年早逝,继续向外扩张的计划也只能暂且放下,将自己的心血交给弟弟孙权打理。如果孙策没死的话,他有没有机会一统南方,和曹操争夺天下呢?如果理想化来看,或许还真有这个机会,当时孙策势如破竹,是新兴力量中最为强大的一方,各方都为之忌惮。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孙策,字伯符。
孙策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说到三国东吴,有两个人就不得不提,一个是统一江东六郡的孙策,一个就是鼎立三国的孙权,他们都是孙坚的儿子,能力超群,让枭雄曹操都羡慕不已。然而孙坚并不只有这两个儿子,只是他们最为出名。那么,孙策还有哪些兄弟,他们分别是谁?他和弟弟孙权的关系又是什么样的呢? 孙权兄弟五人,大哥是孙策 ,长于孙权七岁;三弟是孙翊,小于孙权四岁;四弟是孙匡,生平年岁
孙策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孙策虽然英年早逝,但是他留给孙权的却是一个已经由他统一过的江东六郡,可以说,孙策在打天下这一方面是非常厉害的,他疯起来连曹操都要害怕。孙策平定江东的时候还非常年轻,也是在统一后的同一年,他遭遇伏击身亡。那么,他统一江东一共用了多长时间?这样年轻的他,又是怎么做到这件事的? 熟读三国的朋友都知道孙策,这位人称“江东小霸王”的武将,可谓是风云人物
孙策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很多人可能对三国时期的大乔和小乔感到好奇,然而史书上对她们的记载非常至少,仅寥寥数语一笔带过,毕竟在那个年代,她们可以说并不属于重要人物,能够在书中出现已经是荣幸了。很多人知道大乔嫁给了孙策,而小乔嫁给了周瑜,但是对于孙策的正室却并不熟悉,很多人认为正室就是大乔。那么,在那个妻与妾并存的年代,孙策的妻子究竟是谁,是不是大乔呢? 大家应该对大乔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孙策和东吴,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沧桑与诗意的历史交相辉映,仿佛可以看到东汉末年风雨飘摇,群雄争霸,悲喜交错,情义血腥交错,一招一式,满盘皆输,千百年后,对于那段历史,人们各执一词,各执一词,有人问,如果孙策不是英年早逝,孙吴能一统天下吗?答案是肯定的! 孙策其人,先不谈政事,他相貌英俊,翩翩公子少年,也许也只有他,才配得上大乔。 古往今来的英雄少年,孙策也是如此,他有雄心壮
对孙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孙坚死后孙策一家人都搬到了江都,但是孙策并不甘心还是找到袁术要求找回孙坚的旧部为想为家父报仇。但是袁术也就随便打发了一下孙策,好在孙策武艺高强被称为是“小项羽”,一路破东占领了江东一带。不过这一路上可不是光靠孙策一人,孙策的好友周瑜也是帮了大忙,不然也不会有以后的东吴政权了。 随着中原诸侯混战的加剧,孙策的父亲孙坚也加入了以袁术、公孙瓒为
孙策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历代君王想要找继承人一般都是给自己的儿子,就算没儿子也会想办法弄一个过来,基本上是不会传外人哪怕是自己的亲兄弟。但是孙策却把自己的位置传给了弟弟孙权,而不是自己的儿子,这到底是什么呢?难道是孙策这么开明么?其实当时孙策也是没有其他办法,孩子还太小,而江东人士也不服孙策,所以旷达开朗的孙权就成了好的继承者。 当时的情况,如果是我,我也传位给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孙策的故事。 汉末三国时期,与魏国蜀国三分天下的吴国,虽然在大部分情况下不太惹人注意,因为大家都被蜀国的“正统”与魏国的“不正统”吸引过去了,但其实吴国的历史同样也很精彩。吴国孙权是三国中最后一个称帝的,当初孙策死的时候,将吴国大权交给他,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孙策自己的儿子太过年幼难以担当大权,所以选了弟弟孙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孙策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孙策和周瑜算是东吴的奠基者,只是孙策不幸英年早逝,导致孙权早早就要继位。不过孙权当时也把周瑜放在了很高的位置,如果周瑜一直在孙权基本上也是没什么实权的,因为以周瑜的威望和功劳朝中大臣肯定都信服于他,不过周瑜并没有这么强的私信,所以也是甘愿辅佐孙权。同时孙权也给了周瑜很大的权利,只是周瑜同样死的有点早,实在非常可惜。 说起三国早期江东基业,可以
你知道孙策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吴历》载:孙策受伤后,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以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也不能动怒。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人说:“脸成了这个样子,还怎么能建功立业呢!”奋起虎威,推几怒吼,创口迸裂。当夜死去。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 孙坚人死之后,孙策依赖于袁术,后凭借自个的本领,短短的六年时间,就狂扫
孙策和孙权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三国的奸雄曹操有一首著名的诗歌《赤壁》:折乾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在这首诗中,好色的曹操很渴望得到江东大美女大乔、小乔。然而,曹操终其一生也没能如愿,因为大小乔被孙策、周瑜抢先一步娶走了。 199年12月,雄才大略的孙策率军进攻袁术部将刘勋驻守的军事重地皖城,结果很简单,成功击溃敌军,成功拿下了皖城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孙策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提到孙策,大家都知道他是孙权的哥哥。孙策年少成名,在自己父亲孙坚被黄祖杀死之后便全家迁到了江都。为了继承父亲的事业,孙策不得以投靠袁术。兴平二年,孙策率兵攻打刘繇。接着,又在建安二年攻打王朗。紧接着,他又被朝廷封为“吴候”,在建安四年,他终于替父报了仇打败黄祖。这样一个英勇善战的人物最终却死在了一个刺客手中。在他去世之前,特地将手中权力尽数交
建安三年(198年),孙策又向汉廷贡献礼物。汉廷任命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孙策因此在舆论上得到了汉政府的承认。之后,仅用了短短的三、四年时间,孙策就迅速削平了大量的割据势力,占有了吴郡、会稽郡、丹阳郡、庐江郡和豫章郡,基本上控制了扬州的广大地区,为孙吴立国奠定了基础。他不仅是当时几大政治军事集团中实力发展最快的一个,而且是魏、蜀、吴三国创业者中最年轻的一个。 可以说,孙权父兄孙策的死,是东吴势
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非常喜欢讨论历史世界中的“如果什么……”,比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又或者“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各种假设之所以层出不穷,也许就是那些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没有结果的爱情,才会最让人感到浪漫而心生向往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如果孙策还活着,他会不会奇袭曹操的大本营许都,进而扭转未来的三国局势? 这个话题源自于《三国志》作者
你知道孙策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公元200年,小霸王孙策被许贡门客刺杀不治身亡,但其临死前没有把基业传给自己的儿子,反而传给了自己的弟弟孙权,这是为何呢?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条: 第一、其子年幼,不足以承担大业 孙策遇刺身亡时只有二十六岁,其唯一的儿子孙绍还不满十岁,如果将大业交给孙绍手中,无非两种结果,要么像曹芳一样被强臣掌权,将孙绍架空,要么像刘琮一样,面对强敌无奈投降,性命
孙策是孙权的长兄,是三国东吴的奠基者之一,他去世后并没有将自己的主公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孙绍,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弟弟,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东吴,作为三国之中权力交接作为复杂的一方,一直以来都惹得后人议论纷纷。 孙权之父有江东猛虎之称,却在乱世未彻底出现时,就死于荆州刘表麾下的黄祖箭下;孙权之兄收复江东,可建立基业之后,身为江东小霸王,武力值一流的他却意外死
孙策,孙坚长子,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三国演义》称其武勇犹如霸王项羽,绰号“江东小霸王”。孙策临终前让弟弟孙权接掌势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孙策年纪轻轻便继承父亲遗志,二十多岁便平定江东六郡,开创事业。但是在一次狩猎中为被刺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虽然他并没有做皇帝,但这也是分分钟的事。 孙策临死前,孙策传位给了自己的弟弟孙权。虽然孙策英年早逝了,
孙策,孙坚长子,孙权长兄,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东吴的奠基者。孙策勇猛过人,被称为“小霸王”,但后来被刺客所伤,临终前将江东政权托付给了自己的弟弟。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那孙策有儿子,为什么要传位于孙权呢?首先,孙策虽然和他父亲奠定了东吴政权,但毕竟还不稳定,还需要有人来稳固,同时在那时天下还没有三分,就算三分,也需要一个有能力年长的人来管理东吴。何况那时天下还是割据势
孙策,三国孙吴的奠基者之一,他临终前将江东之主的位置让给了自己的弟弟孙权。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三国演义》想必很多人都看过,无论是它的原著小说还是改编电视剧都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三国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孙策。孙策是孙坚的长子,孙权的兄长,他自幼勇猛过人,人称"小霸王"。孙策幼年丧父,16岁时其父孙坚死于刘表部下黄祖之手。孙策安葬好父亲之后,举家迁到江都,暂时投靠
孙策,字伯符,破虏将军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孙策性情豁达,喜说笑爱结交名士,名声渐广。孙坚死后,孙策投奔袁术,并继承了孙坚的部队。其纪律严明,严禁掳掠百姓,因此获得百姓拥戴。他打败刘繇,夺取吴郡,威震江东。袁术僭越称帝后,孙策与袁术决裂。同年夏,曹操下诏书,要孙策讨伐袁术。200年
孙策,接下来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东汉末年,这个群雄并出的时代里,无数的谋士与猛将涌现而出,群雄逐鹿,都试图在这么一个混乱的局势里谋求一席之地。从黄巾军起义后,汉朝中央政府的实力被严重削弱,各大地方势力相继崛起,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地方势力互相攻伐多年后,最终形成了以北方曹魏政权,西南蜀汉政权,以及东南东吴政权这三方势力,即是历史上的三国时代。 这样一个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孙策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谈到孙策这个人物,想必大家都不会感到太过于陌生,孙策一手将孙吴政权建立起来,由于东吴的整体实力在三足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后人往往给予东吴政权很多思考,原先孙策在位时,忙于进行土地上的拓展,不断扩充新的势力范围,在南征北战重获得疆土的开辟。不过让人感到惋惜的是,孙策二十六岁那年,在外打猎的过程中遇到刺客突袭,从而丧失了自
孙策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说起孙策这个人,有些人对他的印象可能就停留在“孙权的哥哥”上面,好像得依托孙权的名气才有他一样,但在实际上却并非如此。要知道,孙策在《三国演义》中可是被冠上了“小霸王”的外号,虽然这是罗贯中自己给的,当时并没有人这么叫,但是一个能够与西楚霸王项羽相似的人物,足以见得他的厉害之处了。那么,如果要具体一点,孙策到底厉害在什么地方呢? 三国武将
你真的了解孙策实力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三国的那段历史故事,可谓是妇孺皆知的地步。之所以这么流行,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蜀汉三杰“桃园三结义”,另外就是号称“卧龙先生”的诸葛亮。刘备的身边文臣武将的经典故事,造就了三国这段历史的盛行所被人们熟知。但是在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年代,想要争夺一块地盘,没有实力那是自然不行的。三国当中有这么一号人物,江东基业的开创者,他便是孙权的哥哥孙策
孙策(175年—200年5月5日),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破虏将军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三国演义》称其武勇犹如霸王项羽,绰号“小霸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简介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孙策之父孙坚被朱儁推荐为佐军司马攻打黄巾军,孙策与家人留在寿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居住。孙
孙策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提起东吴,大家可能印象最深的是“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吴帝孙权,但是其兄孙策文治武功比起孙仲谋可是犹有过之。江东自古多才俊,人称“小霸王”的孙策,其勇武可想而知,其父孙坚死后,正是他打下江东六郡81县,奠定了东吴基业。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可能三国又是一番新的景象。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孙策传奇的一生! 东汉末年分三国,魏蜀吴,纵马天下,谁能争得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