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 051

“不是不能说,憋两个月不行?王太医讲的现在月份浅不稳当让格外小心。你这就宣扬出去,赶明宫里先发赏赐,太子妃她们不得上门来看看?还有一些赶着前来拍你马屁的。”

刚才听臭小子说前后脚燕王就想骂他,这会儿又来个马屁。

“那叫阿谀谄媚,不叫拍我马屁!”

“行吧,阿谀谄媚的……你想想到时候得有多少人来道喜?道喜顺便还要问问你媳妇儿进庙的事,不得吵着我们嫃嫃?就等太医说怀稳当了你再往宫里头说,也不怕送礼的来。”

燕王虽然霸道一点,他总体上还是个讲道理的人,听儿子说得没毛病,他就同意了,只不过有这样一桩大喜事却要憋着挺难受的,他转身还是去找了他哥。

起初皇上当他有要事,就发觉兄弟来了个熟悉的操作,大概是要跟他讲悄悄话的意思。

皇上让御前伺候的退远些,问他咋的?

“回皇兄话,钱氏查出有喜了。”

皇上本来在看折子,兄弟进来之后他停下来,可人还是坐着的。听到这话,他都高兴得站了起来,又道这是好事情,怎么还得悄悄说?

“还不是那臭小子,不让我这么早宣扬出去。说他媳妇还没怀稳,现在就宣扬开,道喜的排着队来,恐闹着她。皇兄也知道我府上好多年没添过人,我心说求个安稳也好,就等等呗。”

“洲洲顾虑还挺周全,他上京快两个月,朕瞧着这孩子不像阿弟说的那么混账,他脑子聪明,也会来事儿。”

“哪受得起皇兄的夸,他就是有点小聪明罢了。”

“凭小聪明能跟朕那些儿子们相处融洽?”

“到底在商户人家养了二十年,商人行事圆滑,他在那种环境下,耳濡目染的学到一些。”

皇上看着挺好,虽然有一些不足,他也有很多优点。还不只是他,他们夫妻两个都是会讨人喜欢的,这说来简单,做来很不容易。

皇上先是为兄弟高兴,又想起来,问到王妃的事。

因为是自个儿府上的事,燕王一直没往外声张,其实整个调查过程里,京中没几个知道这事,当时管事的敲打过,底下奴才只敢埋头做事不敢乱讲。真正闹出动静是在王妃进庙之后,各家相继听到风声,只是不确定为什么事,只是猜测燕王妃应该做了什么激怒了燕王。

这事在宫外引起热议,自然也会传进宫里,皇上刚才听说,他问出来,就发现心情挺好的弟弟阴下了脸。

“早先曾听皇后说过,王妃不满意这儿媳妇,想换,是为这事?”

“可以说是。”

“到底怎么回事?你同为兄说说。”

燕王就把毒汤事件讲了出来,“钱氏这胎险些就没了,甚至可能伤根本……出了这档子事能不彻查?我查下来,没找到直接证据,只能怪王妃没管好王府,请她去庙里为母后祈福。”

“朕还不知道你?你会这么决定,该是认准了事情是她做的。”

“臣弟试探过她,有很多迹象。再者说,王府之中对钱氏有那么很大不满的只她一个,能把事情做得滴水不漏的,至少是在内院掌有一定权力的人,那不是偶然得手一回,得是好多次加起来才能把人害成那样。”

“要真是她干出这样的事,打发去庙里太便宜了,该废去她,另择一个王妃。”

燕王说他考虑过了,一来没拿到证据,误伤的可能性虽然低也还是有;二来再娶一个也未必好,当初太后会选中秦氏她是有过人之处的,现在不也成了这样?人会变,谁敢保证新来的一定不会给府上添堵?还不如让王妃去庙里待着,燕王妃的头衔还是她的,只要人不在府上就完事了。

皇帝觉得这兄弟下决断虽然利落,心还是善。

同样的事给母后发落,估计不会让她上庙里待。身为儿媳妇没尽到传宗接代的责任,这也罢,现在还敢下毒害人,秦氏女真好胆量!

到底是燕王府的事,皇帝没打算强插手,他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让弟弟自己去寿康宫禀告母后。

燕王看透了他!

还说是亲哥,等着看他挨削呢!

就从三月份起,燕王发现他已经不是母后心里最疼的崽,母后如今最惦记是他府上那小子,这回臭小子的媳妇儿差点出事,母后听说,该训他了。

去寿康宫那一路,燕王都挺怂的。

如他预测的那样,太后的确骂人了,还说这种事该交给她来处理。

骂完之后,她又生出泪意,说当初真不该选这么个……那会儿看她是秦大学士的孙女,听说品性很好,瞧着也是端庄贤淑,谁知道本性竟是这样。

“娘每次想起来都很后悔。”

燕王坐不住了,走到太后跟前,半蹲下说:“儿子没怨过谁,很多事怪来怪去没意思,反正冥冥之中都有安排,您看现在我儿子有了,儿媳妇也有了,跟着还会有孙子孙女,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他这话才勉强宽了太后的心。

“既然已经送去庙里了,就让她安安心心在那头待着,好生为哀家诵经祈福。你回去好生敲打府上那些,再不准出这样的事。”

燕王没说他已经敲打过了,太后怎么说他就怎么答应,临走之前他犹豫了一下要不要把儿媳妇怀孕的事说出来,又一想,今儿个受的刺激够大了,一时大悲一时大喜对身体不好,还是等下回再说。

燕王瞧着差不多了,打算回府接着做他的事,就听说云阳来了。,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