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即周世宗,周太祖郭威的养子,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第二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外戚继承宗室的皇帝,在位共6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广顺三年(953年),入朝任开封府尹,进封晋王。显德元年(954年),柴荣继位为帝。在此时期在政治、军事、经济上都有建树,号称英主,初步奠定了后来北宋的势力。在商议取幽州时病倒,不久去世,年仅39岁,庙号世宗,谥号睿武孝文皇帝,葬庆陵。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柴荣于后梁贞明七年九月二十四日(921年10月27日)生于邢州尧山(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柴家庄。他的祖父柴翁(其名佚失)、父亲柴守礼都是当地有名的富豪。后因家道中落,年未童冠的柴荣前去投奔嫁给同乡人郭威的姑母柴氏(即圣穆皇后)。
柴荣生性谨厚,帮助姑父郭威处理各种事务,深受郭威喜爱,而柴氏无子,便收养柴荣为子,当时郭威家境并不富裕,柴荣为资助家用,外出与邺都富商颉跌氏做茶货生意,往返江陵等地。其间学习骑射,略通史书和黄老学说的著作。及至成年后,弃商随郭威从戎。
入承帝位
天福十二年(947年),后汉政权建立,郭威以佐命功授为枢密副使,柴荣则被任命为左监门卫大将军。乾祐三年(950年)郭威任邺都(今河北大名东北)留守、枢密使、天雄军节度使时,授柴荣为天雄牙内指挥使,兼领贵州刺史、检校右仆射。
乾祐三年(950年)冬,后汉隐帝猜忌郭威,将其和柴荣留居京都开封的亲属全部诛杀,并企图派人杀死郭威。郭威于是以“清君侧”的名义杀向开封,柴荣受命留守邺都,主持邺都事务。次年,后周建立,柴荣旋即以皇子的身份拜澶州(今河南濮阳)刺史、镇宁军节度使、检校太保,封太原郡侯。柴荣在澶州任内,“为政清肃,盗不犯境”,深受官民倚信。
广顺二年(952年)正月,泰宁军节度使慕容彦超叛乱,柴荣屡请率军征讨,得到郭威嘉许。在战事不利之际,郭威一度对宰臣说:“如朕不可行,当使澶州儿子(指柴荣)击贼,方办吾事。”但因权臣王峻阻扰,此事作罢。十二月,柴荣被加授为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广顺三年(953年)正月,柴荣入朝觐见,但因王峻进谗,旋即返回镇所。不久后,王峻获罪被贬,柴荣于同年三月被加封为晋王,并入朝任开封府尹兼功德使。
显德元年(954年)正月,郭威病重,柴荣被加授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兼侍中,判内外兵马事。同月十七日,郭威驾崩,朝臣秘不发丧。二十一日(2月26日),柴荣按照遗诏,在柩前即皇帝位,是为周世宗。
决战高平
显德元年(954年)二月,北汉世祖刘崇趁后周国丧之际,自率三万兵力,并招引辽国骑兵万余人,南犯潞州。
柴荣闻讯后,力排众议,决心亲征。他率军兼程速进,在泽州高平之南的巴公原(今山西晋城巴公镇)与北汉军遭遇。大战展开时,右军樊爱能、何徽部不战遁溃。在危险时刻,柴荣不畏矢石,冒死督战,大败北汉,斩杀其骁将张元徽。观望的辽军见状撤退。日暮时分,河阳节度使刘词领后军抵达,柴荣与之合力,再破北汉,追击至高平,刘崇丢弃大量辎重,仓皇北逃。
高平之战,巩固了柴荣的地位。战后,他为整饬军纪,斩杀了樊爱能、何徽等七十多名临阵脱逃的将士,同时对作战有功的李重进、张永德、赵匡胤等人给予重赏。
五月,柴荣又乘胜追击,包围北汉都城太原,但由于粮饷不继,又加连日霖雨,士卒病疲,未能将其攻克。而在忻口阻击辽军的部队又作战不利,大将史彦超恃勇战死,士气大挫。六月,柴荣下诏班师。
励精图治
柴荣即位之初,年富力强,雄心勃勃,决心遵照养父的遗愿,干出一番大事业。他曾向精究术数的左谏议大夫王朴发问:“朕当得几年?”王朴答道:“臣固陋,辄以所学推之,三十年后非所知也。”柴荣听后十分欣喜地说:“若如卿所言,朕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柴荣在他五年多的统治期间,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南征北战,揭开了结束分裂,统一天下的序幕。
显德元年(954年)十月,柴荣吸取高平之战周军将不用命、士不能战的教训,命赵匡胤广募天下壮士“选取优者为殿前诸班”,将禁军整顿为一支威震邻国的军队。
显德二年(955年)三月,先派士兵及民夫疏浚深州和冀州之间的胡卢河,又夹胡卢河而建城垒于李晏口,派重兵戍守。四月,令近臣二十余人,各撰《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平边策》各一首,柴荣亲览之。并采纳王朴的“攻取之道,从易者始”的建议,制定了“先南后北”的战略。
西败后蜀
显德二年(955年),柴荣派向训(向拱)、王景率军西征后蜀,欲收复秦、凤、成、阶四州。
七月,向训等被阻于凤州,战事陷于僵局,而西征之师的军需供应不继,宰臣执意请求罢兵。柴荣派赵匡胤作为特使前往秦州前线视察战局,赵匡胤返回后,认为定能获胜,从而坚定了柴荣的攻讨之志。
闰九月,周军大破后蜀,秦、成、阶三州相继归附。至十一月,攻克凤州,尽复四州之地。
三征南唐
显德二年(955年)十一月,柴荣准备亲征南唐,先派李谷统领韩令坤等十二位将军出征。同时下诏要求吴越王钱弘俶出兵常州,以牵制南唐军力。次年,因不赞同李谷持重的策略,改命李重进为淮南道行营指挥使,领赵匡胤等主动出击,取得正阳(今安徽颍上西南)之战的胜利,且派兵攻取了南唐的滁(今安徽滁县)、扬(今江苏扬州)、泰(今属江苏)、光(今河南潢川)、舒(今安徽潜山)等州。后因雨季来临,留李重进军继续围攻寿州(今安徽寿县),自己则班师回京。五月,柴荣征集工匠“于大梁城西汴水侧造战舰数百艘,命唐降卒教北人水战。数月之后,纵横出没,殆绝唐兵”。
显德四年(957年)二月,柴荣因南唐援军抵达、周军不利,于是再度南征,大败南唐援军于紫金山寨,消灭唐军四万人,缴获船舰数百艘及众多钱、帛、器械。三月,寿州弹尽粮绝,向周军投降。柴荣随后自下蔡回京。十一月,柴荣亲率诸军第三次征南唐,攻濠州(今安徽凤阳西北),败唐军于涡口。一鼓作气,向东横扫沿淮城栅,所向披靡。十二月,泗州(今安徽泗县东南)守将举城投降,柴荣亲率水陆大军东下,得唐军舰船三百余艘,加之周军数百艘舰船,水陆俱奔,所向皆捷,连降濠州、涟水、亳州等地。
显德五年(958年)正月,柴荣亲自率军攻克楚州(今江苏淮安)。二月,再破扬州,继续扩大战果。三月,前往泰州、广陵、迎銮江口,大败唐军。南唐元宗李璟遣使求和,进献贡品,被迫献上四州之地,画江为界,每年进献贡物十万,以求罢兵。至此,淮南之战结束。柴荣悉平江北的淮南之地,得州十四、县六十;李璟去帝号,只称“江南国主”。四月,自扬州还京。
柴荣三次南征,不但使南唐俯首就范,而且震慑了南方各割据势力,为之后的北伐扫除了后顾之忧。
北伐幽燕
显德六年(959年)四月,柴荣亲率诸军北伐辽国,取道沧州(今属河北)北上,率步骑数万直入辽境。至宁州,辽宁州刺史王洪以城降。之后,领兵水陆俱下,至益津关(位于今河北霸州境内),守将终廷晖举城投降。至瓦桥关(今河北雄县城西南),守将姚内斌以城降;辽莫州(今河北任丘北)刺史刘楚信举州投降。
五月,瀛州(今河北河间)刺史高彦晖以本城归顺。义武节度使孙行友攻克易州(今河北易县),擒获辽易州刺史李在钦。同月,以瓦桥关设置雄州、益津关设置霸州。先锋都指挥使张藏英破在瓦桥关北破辽骑兵数百人,攻下固安县。
这次出师,仅四十二天,兵不血刃,连收三关三州,共十七县。五月丙午日,柴荣大会诸将,准备乘胜夺取幽州(今北京市),诸将均认为不可,柴荣不听。夜间,柴荣突患疾病,只得自雄州回师。
壮志未酬
显德六年(959年)六月,昭义节度使李筠攻克北汉辽州,擒获其刺史张丕旦。同月,柴荣回到开封,解除张永德殿前都点检职务,命赵匡胤接任;封长子柴宗训为梁王。
同年六月十九日(7月27日),柴荣因病在开封万岁殿驾崩,终年三十九岁,在位六年。八月,谥号睿武孝文皇帝,庙号世宗。十一月,葬于新郑陵上村的庆陵。
中国古代一共出现了422位皇帝,其中不乏贤明之君。然而人无完人,有的皇帝在年轻时励精图治,创建一片盛世,年老时却昏庸且多疑,如唐玄宗等便是如此。也有雄才大略,将所处朝带领至当时的巅峰,却劳民伤财,为后面的分裂灭亡埋下伏笔的,如汉武帝,秦始皇等。那么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到底有没有一位明君能做到一生没有污点,为史家所歌颂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答案是有的,那便是五代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柴荣的故事。 柴荣是后周第二位皇帝,虽然在位只有短短六年,但他的所作所为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柴荣在位期间整军练卒、招抚流亡、减少赋税,使得后周百姓逐渐富裕,经济也有了提升,此后还夺取秦、凤、成、阶等四州,一心想要完成一统大业。可惜柴荣此后染病去世,年仅39岁,如果柴荣没有英年早逝可能将会改变此后的历史发展,
五代十国是唐朝灭亡之后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个时候中原大地各种政权纷纷自立。这个时候的中原谈不上是一个国家,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权利和利益争斗,已经忘记了国家的意义。世人皆醉唯我独醒,终于有一个英雄的人物出现了,他志在统一中原,让人们过上安宁富足的生活。只是如同诸葛亮一般,他也是一位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哀人物。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五代十国是对五代和十国的合称。在唐朝灭亡以后,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柴荣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乱世,里面衍生出了很多国家,比如南唐、比如后周,其中南唐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南唐后主李煜,他以诗文著称,后来南唐被灭,他被赵匡胤囚禁。这个时候的赵匡胤已经隐隐的有统一中原的趋势了,其实赵匡胤曾经在后周做过属下,他是后周第二任皇帝柴荣的部下,如果不是柴荣英年早逝的话,或许整个天下又要易主了,宋朝的开国者就不是赵
对柴荣实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只有一个人真正依靠力量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一定很厉害。那时契丹兵精国盛,雄主还活着,仍旧被压制得节节退缩,师辱得丧,可以知道世宗有多厉害。之后世宗更欲北征,无奈英年早逝。想想自己三十年志向,十年开疆拓土,十年养家糊口,十年平安无事,那是多大的勇气啊! 宋祖靠着世宗的遗愿,平定了江南,假如没有斧光烛影,也很有可能收复燕云故地,甚至进一步统
柴荣,即周世宗,周太祖郭威的养子,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第二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外戚继承宗室的皇帝,在位共6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广顺三年(953年),入朝任开封府尹,进封晋王。显德元年(954年),柴荣继位为帝。在此时期在政治、军事、经济上都有建树,号称英主,初步奠定了后来北宋的势力。在商议取幽州时病倒,不久去世,年仅39岁,庙号世宗,谥号睿武孝文皇帝,葬庆陵。
柴荣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家道中落的少年柴荣投奔了他的姑母柴氏,柴氏的老公就是郭威。柴荣因为为人谨慎笃厚,深受郭威的喜爱,于是就收柴荣为义子,古代最讲究礼仪制度,柴荣自从认郭威为父后,就改姓郭了,从此只认郭威为父,就连自己的生父也只是以舅舅的礼来相待。 但是后世人却习惯性的称呼他为柴荣,这是因为后来宋朝编史的时候这样称呼他,可以让大家有一种“柴可代郭,赵亦可代柴”的意
对后周柴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959年五月,后周世宗柴荣在北征期间突患重病,返回开封后病死,终年39岁。柴荣在临死前,对后周的文武重臣进行了调整,让自己最信任人出任担任的最高指挥官。可是在柴荣死后半年,此人就发动了“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的江山。此人就是宋太祖赵匡胤,那么历史上柴荣、赵匡胤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根据民间历史小说的说法,柴荣与赵匡胤曾经结拜为异姓兄
说到柴荣,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柴荣: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在位六年。作为帝王,他可谓完美无缺。他是第一个提出三十年国家发展规划的皇帝,在史书中,只能看到赞颂他的言辞,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周世宗柴荣。 虽然柴荣只当了五年半的皇帝,但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堪称中国历代帝王的典范。在他执政期间,励精图治,任人唯贤,虚心纳谏,改革除旧,让国家力量在短时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柴荣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这个财神爷再活五年,必将改变历史走向。 柴荣原本出身富家,因家道中贫投奔姑父郭威,成为其养子。为了补贴家用,他年轻时曾随商人颉跌氏在江陵贩茶。公元947年,刘知远称帝,建立后汉,后来,继位的刘知远之子刘承祐怀疑拥兵在外的郭威怀有异心,将留在京城的郭威、柴荣的家人杀得一干二净。郭威被逼造反,自立为帝,建立周王朝(史称“后周”)。显德元年(954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柴荣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如果能穿越回古代,让你做一年的皇帝,你会去完成哪些愿望呢?想必很多朋友都会选择建造亭台楼阁,设立三宫六院,整日在皇宫内纸醉金迷;又或是游历名山大川,去各个繁华的城市微服私访,并疯狂"购物"。 然而历史上有一位皇帝,被称为五代第一贤明君主。登基之后没有及时行乐,反而励精图治,试图开创盛世,然而可惜的是,他只做了6年的皇帝便因病而亡
对柴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试问整个中国历史长河中,有几个养子能够名正言顺继承大统的?不仅如此,这位幸运者在登基之前,甚至连宫廷斗争的血雨腥风都没经历过。 这种运气,无异于买了十张彩票,中了十一份一等奖。 柴荣就有这样的运气。 最幸运的继承者 柴荣之所以这么幸运,有三个原因 1、养父兼姑父郭威的家属被后汉隐帝刘承佑杀光。 郭威对后汉有多忠诚不敢说,但如果刘承佑善于抚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柴荣托孤,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周世宗柴荣在去世之前,是进行了托孤的。而且在他看来,他的这个托孤计划是万无一失的。可是最终却轻松地就被赵匡胤夺去了皇位。那么,本来周世宗柴荣自认为万无一失的托孤计划,为什么最终没有成功呢? (柴荣) 周世宗柴荣的计划,准确的说,就是抑制武将,把权力交给文官。 应该说,周世宗这一点还算是看得比较准确的。 整个五代时期,发生了多次权力更迭的现象。
柴荣,即柴世宗、周世宗,五代时期后周第二位皇帝,他的功绩虽然不及秦皇汉武,却也是一代明君。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历史上的后周世宗柴荣,是五代十国时期少有的明君。他生于乱世之中,年方十八岁之时,便投身于行伍之间,并且24岁就已经升任为大将军,这样的经历似乎成为了柴荣一生洞察世界的起点。后来在他从郭威手中接过皇位之后,发现这是一个山河破碎的江山。 首先,柴荣在即位之
柴荣,即周世宗,周太祖郭威的养子,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第二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外戚继承宗室的皇帝,在位共6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广顺三年(953年),入朝任开封府尹,进封晋王。显德元年(954年),柴荣继位为帝。在此时期在政治、军事、经济上都有建树,号称英主,初步奠定了后来北宋的势力。在商议取幽州时病倒,不久去世,年仅39岁,庙号世宗,谥号睿武孝文皇帝,葬庆陵。
柴荣,即周世宗,周太祖郭威的养子,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第二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外戚继承宗室的皇帝,在位共6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广顺三年(953年),入朝任开封府尹,进封晋王。显德元年(954年),柴荣继位为帝。在此时期在政治、军事、经济上都有建树,号称英主,初步奠定了后来北宋的势力。在商议取幽州时病倒,不久去世,年仅39岁,庙号世宗,谥号睿武孝文皇帝,葬庆陵。
在整个中国历史长河中,能以养子的身份荣登大统的人有几位?不仅如此,这位幸运者在登基之前,甚至连宫廷斗争的血雨腥风都没经历过,这位运气极好的人就是柴荣。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幸运的继承者 柴荣之所以这么幸运,有三个原因 1、养父兼姑父郭威的家属被后汉隐帝刘承佑杀光。 郭威对后汉有多忠诚不敢说,但如果刘承佑善于抚慰,起码郭威不至于被迫造反。 在郭威造反后,刘承佑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