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战事起

怎么也想不到会有人过来帮忙。

宋旻如实说道:“是的,而且据我们得到的消息,所有的县令中,只有文山县的马县令,听从了您的劝告,立刻叫百姓们早早把稻谷收走,当然损失是有的,但相比其他的县城来说已经很好了,很多地方基本上是颗粒无收。”

那些人不听劝告,李沫也能理解,毕竟她的级别跟他们是平起平坐。

如果是刘太守下达的命令,他们可能会听。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不叫皇埔轩下达命令?

如果是皇埔轩下达的命令,他们可能会很疑惑,皇埔轩为什么会突然下这个命令,难道他又是以钦差大臣的身份来了吗?

这个时候,他们想到的是,如何拍皇埔轩的马屁,之后才会去管百姓们的死活,这样一来一回,就要花费了很多的时间,白白错过了最佳的抢收时机!

李沫想了一下,看向师爷:“师爷,看一下还有多少钱,我们支援一下文山县。”

“是!”

师爷这个时候不抠门了,知道人家帮了松江县一个大忙,理应礼尚往来!

灾后重建的工作陆陆续续地进行着,水库的水已经开始放闸。

从水库流出来到水沟,然后再到各个村的分叉口,都会有衙役日夜巡逻。

现在用水紧张的时候,上游的人就会很自私,把水堵住,他们自己灌溉完所有的田地之后,才会放水流到下游。

会导致下游,可能一滴水都没有,错过了最佳的种植时间。

为了保证公平起见,也为了所有的村民都能进行耕种,必须派人进行监督。

到处大旱,这个时候,打砸抢的事情时有发生,为了安全起见,李沫把所有店铺的生意都停了。

物流公司和贸易公司所有外放的人员,能回来的尽量回来,实在是形式险峻的,就不要回来,直接呆在店铺里面不要出去。

钱什么时候都可能赚,命没有了,赚太多的钱有什么用。

而且店铺里面大部分都是女孩子,她们会一点点拳脚功夫,但是面对那些凶神恶煞之人根本就没有反抗之力。

况且,很多人为了活下去,卖儿卖女都有,打砸抢根本就不算什么。

白瑾轩和方老板都有来信告诉李沫,他们的部分生意已经停了,所有的订单都往后押。

如今城门已经修好,如果有突发事件的发生,把城门一关,万事大吉!

但是,村子里呢?他们同样是松江县的百姓,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同样得到尊重。

于是,每一个村子,李沫有派衙役十二时辰进行巡逻,村民们也自发组织起来加入到巡逻的队伍,一定要确保村民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远在松江县的百姓们,不知道干旱的灾情已经很严重。

很多地方的老百姓已经开始逃荒,到处都是拖家带口逃荒的人家,大家都神色凝重地,朝前面走着。

所到之处,稻田变成光秃秃的一片,死气沉沉,与往日的生机勃勃成了鲜明的对比。

灾民没了粮食,朝廷的救济也不知什么时候才会到。

不可能坐在家里等死,只好往京城或者富饶的地方出发。

逃荒的百姓们沿路没有看到一点绿色的植物,人们越走越绝望,觉得这天地间,已经没有了活下去的动力。

百姓们个个都走得汗流浃背,特别是那些孩子,跟在爹娘身后,大手牵着小手,眼角挂着泪,走的跌跌撞撞的,也不敢拉下半步。

然而,晋国今年注定是不太平的一年,八月初,晋国边境遭到辽国、陈国、燕国、昭国大军压境,战事一触即发。

作为主帅的皇埔轩,不得不奔赴边关。

皇埔轩收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下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