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怎么赔

对方很爽快,承认了自己的错误,非常积极的拿了银子出来赔偿。

刘芳讶然:“大人,这个县令怎么突然间这么好说话,会不会有诈?”

李沫:“不会,因为已经有人对他通风报信。”

“你怎么知道?”

“猜的!”

刘芳:“…”

李沫猜的没错,正是因为有人给大化县的县令通风报信,才把对方给吓住,不然哪有那么好说话。

对方不是没有想过给李沫一个下马威,以为在隆清县,李沫只是一个虚张声势而已。

但是在看到李沫带着200多号人过来的时候,这个县令怂了,乖乖举手投降。

当天夜里,太守府。

联合抵制松江县店铺的县令聚集在太守府的书房,要刘太守给他们出气。

只有刘太守才能治得了李沫,作为上司,刘太守有权对李沫直接革职查办。

李沫今天只去了两个县城,一个县令挨打,一个县令早早举手投降,没有挨揍。

朱县令今天被打得很惨,外人看不出任何迹象,李沫专门找他的关节进行殴打,能让人痛到骨头里,外面却看不出任何的症状,就算请了大夫也没有任何的作用,

朱县令可怜兮兮的,哭得很凄惨,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对刘太守说:“刘大人,你一定要给下官主持公道,那个李沫真的不是人,大家同僚一场,竟敢对本官下毒手。

再怎么说,下官也是朝廷命官,她这样目无法纪,气焰嚣张,唯有刘大人你能治得了她,她还把衙门的人全部打伤,还抢了库房,你说这种人跟土匪有什么区别。”

大化县县令同仇敌忾:“更过分的是,她竟然要求我们赔偿他们所有的损失,还要求我们签了协议,以后他们松江县所有人,但凡出了一点点事情,衙门绝对脱不了干系,必须赔钱。”

这才是最气人的,如果他们真的与人发生矛盾,双方动起手来,受伤了,这个责任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衙门不可能十二时辰保护他们,是吧,不可能什么责任都推到衙门身上,还讲不讲道理。

剩下几个县城,还没有轮到他们,几个县令已经非常紧张害怕。

前面两个县城已经被击破,接下来就到他们了。

大家把目光都看向了稳住在主位的刘太守,刘太守头痛,当初就不支持你们这样子乱搞,现在出事了,顶不住了,还找本官干什么。

你们不知道,最希望李沫出事的,就是本官,可惜本官现在已经没有那个胆,如果继续下去,本官的小金库一个都不剩了,说不定连小命都没了。

但是,既然出事了,刘太守又不可能直接跟他们说算了吧,你们都回去吧,这样子的话,就会显得他这个太守非常的窝囊,在强势的李沫面前一点威严都没有,以后还怎么统领他们。

刘太守沉思了许久,才缓缓开口:“不如这样,你们所有的县团结起来,一起讨伐李沫,她不是人多吗,你们所有人加起来不是比她的人更多吗,只有比她凶狠,比她强势,才能治得了她。”

众人想想,确实是这个理,单打独斗,他们肯定不是松江县的对手,既然如此,那他们就团结起来。

下一个会选择哪一个县城,大家都在猜测,第一个是隆清县,离松江县最近。

第二个是大化县,稍微远一点。

如果没猜错的话,李沫是按距离来选择县城下手。

第三个县就会是横莱县,那么只要他们在这个县城等着李沫,一举把他们拿下,就可以永绝后患。

与他们心思不同的是,没有过来的文山县的县令,却在悄悄地起了别样的心思,个个都在抵制松江县,他却在这里看到了商机,松江县为何能发展的起来,全都是因为李沫的功劳,为何不向她靠拢呢?

李沫昨天晚上已经把那十车货物全部给了师爷,让他把财物放在衙门,药材给医院。

师爷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和宝物,感觉自己的心脏蹦蹦蹦蹦地乱跳,似乎要跳出胸口,场面太震撼,小心脏实在是受不了。

大人呀,你出了一趟远门,是去打劫吗?这是抢了多少人呀,才有这么多宝贝回来。

这些东西放在松江县安全吗?会不会过两天就有人过来抓你,说你是朝廷的通缉犯。

想到那个可怕的场面,师爷又有点心慌慌的,必须赶紧把这些东西处理了,变成银票才是最实在的。

问题是这么多宝物,拿到哪里去卖呢?哎呀头痛,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有些人那么有钱还不开心。

师爷,你是不是对有钱人有什么误解?

突然想到大人带回来的那两百多位壮士,看样子武功不弱,工钱应该很高,也不知道大人是从哪里找回来的。

大人也没有说他们的工钱是多少,是日结还是月结,不知道他们会不会狮子大开口,一想到这里,师爷心里又拔凉拔凉的。

大人回来之后,一定要跟她好好说一下这个工钱的问题,不能被别人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