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招聘人才3

经李沫这么一解释,师爷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理解错了。

李沫接着说:“松江县缺的就是人才,以后发展起来后,我们会有更多的行业展现在大家面前,确实无法考取功名的,他们终究面临就业的问题,管事、账房,文书,管库的钱粮官,也都会优先用学校里出来的子弟。”

这就跟私塾大大不同了,私塾出来之后,要么就一举成名,要么回到原点。

这学院真能有前途,而且都有这么长远的打算,自己可以苦一点,儿孙们却不能再苦了,多学点东西,混个更好的前程才是正经事。

松江县唯一的私塾—远明私塾,议事厅里坐着几位老家伙,坐在主位上的是私塾的老板,同时也是私塾的一位夫子—冯夫子。

冯夫子:“你们说县令大人这是什么意思?”说的是县衙招聘夫子的事。

陈夫子摸着胡子,不断地摇头:“看来县令人是看我们不顺眼了,要我们从松江县消失。”

王夫子:“不可能,他也没说要把我们私塾关掉,你们的担心是多余的。”

陈夫子:“王夫子,你的心可真大,县衙要招那么多夫子,肯定是要想办学堂,到时候谁还会来我们这里读书,我们只能回家安享晚年了。”

陈夫子看着冯夫子:“冯夫子,不如我们直接去问县令大人到底是什么意思。”

冯夫子犹豫:“不妥,如果直接去了会不会被骂?”

其实更怕的是被打,听说县令大人动不动就打人,被他打过的人还不少。

他们这些老胳膊老腿的,被县令大人打,会很没面子的。

“他敢,咱们怎么说也是秀才出身,也是有名分在身,县令大人凭什么打我们?这还有没有王法了?”

“你有所不知,前段时间就有人被揍了,而且被揍得很惨。”

“我们这一大把年纪,如果他敢揍我们,我直接就躺在他的面前,让松江县的百姓来评评理。”

“这可不行,有辱斯文,被人看到也不好。”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怎么办?我们以后会真的要告老还乡了吗?”

“我觉得告老还乡还挺好的,我们家现在已经中了很多甘蔗和茶树,我可以安心带孙子了。”

“没出息!”

大家愁眉苦脸也不知道咋整,现在私塾的学子也不多,能读得起书的人没有多少个。

夫子的面试是在两个月以后集中进行,但是招聘信息一贴出来之后,想要报名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三百人,这还不是真正到两个月后面试的人数,只是小道消息上的数据。

报名的年纪参差不齐,最老的可能都有60岁多了,最年轻的也只二十出头。

人未免也太多了,怎么都赶在一起了?唉,一个学堂又能招多少先生,这要是被挤掉了可怎么办?很没面子的。

这世道,吃饱饭都难,哪还有闲钱交束脩?孩子稍大点也得帮家里干活。

别说是这些平头百姓了,就算有心功名的读书人,考科举真的是难上加难。

他们这些秀才的日子就更难熬了,有本事有门路的,都去衙门里谋差事了,若是数算好些,或是人机灵点,也能寻个账房、文书之类的活儿,再不济就只能在街上摆摊儿,替人读信写字,勉强混口饭吃了。

没本事又拉不下脸的,真的不知道要干什么,啃老吧,父母又没钱,不肯老吧,自己手不能抬,肩不能挑,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李沫打算把肥皂厂开在化妆品厂的隔壁,当初去建化妆品厂的时候,厂房够大,化妆品厂只是占用了一小部分而已。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肥皂做出来,怎么销售真的是个大问题。

周边几个县城是可以销售一部分,但那只是杯水车薪,销量太小,李沫的打算是销往全国各地。

但是到目前为止,只有上次那个书生来面试过,就再也没有人过来,不知道这些人怎么想的,销售人员这么廉价吗?

还有就是大夫,一个人都没有来面试,看来要到处去挖人了,一个一个去找,高薪聘请,就不信没人来。

李沬决定在开肥皂厂之前先去探探路,靠别人总是考不住了。

然而,她还没出门,杨丹妮就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