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勖,即后唐庄宗,本姓朱邪,字亚子,后唐太祖李克用之子,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开国皇帝,在位共3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唐末时期,李存勖随父四处征战,颇有功绩,南击后梁、北取契丹、东取河北、西并河中,使得晋国日益强盛。23年4月在魏州称帝,定国号为唐,史称后唐。在位期间,并岐国,灭前蜀,得凤翔、汉中及两川之地,震动南方割据诸国。晚年沉缅于声色,致百姓困苦、士卒离心。926年4月死于兴教门之变,庙号庄宗,谥号光圣神闵孝皇帝,葬于雍陵。
人物生平
建国称帝
天祐十七年(920年),河中节度使朱友谦攻取同州(治今陕西大荔),叛梁降晋,结果遭到刘鄩的围攻,遣使向李存勖求援。李存勖命符存审、李嗣昭、李建及出军援救,在同州、渭河两次大败刘鄩,并追击至奉先(治今陕西蒲城)一带。河中镇从此归附于晋国。
天祐十八年(921年),成德军将张文礼煽动兵变。李存勖迫于形势,授其为成德兵马留后。不久,河中、昭义、横海、成德等十一藩镇,一同遣使劝进,请李存勖建国称帝,被李存勖拒绝。八月,李存勖命阎宝征讨成德镇,围困镇州(治今河北正定)。张文礼惊惧病死,其子张处瑾接掌军事,继续负城顽抗。义武节度使王处直勾结耶律阿保机,引契丹军南下,意图背叛李存勖,结果被义子王都囚禁。王都继任节度使,不久便被契丹军围困在定州。
天祐十九年(922年),李存勖亲率五千铁骑北上,先后在新城(治今河北高碑店)、望都大败契丹军,解除定州之围,并乘胜追击至幽州。但与此同时,晋军在镇州却连连失利,损兵折将。阎宝攻城受挫,羞愤病逝。继任主帅李嗣昭、李存进相继战死。而梁军则趁虚反扑,攻克卫州、新乡等地,重新夺回河北重镇相州。是年九月,镇州终因久被围困,粮尽力穷,被符存审攻破。张处瑾及党羽张处球、高濛、李翥等皆俘送魏州处死,张文礼也被劈棺戮尸。李存勖又兼领成德节度使,将成德镇直接纳入晋国管下。
天祐二十年(923年)四月,李存勖接受诸镇劝进,在魏州称帝,改天佑二十年为同光元年。他沿用“唐”为国号,又追赠父祖三代为皇帝,与唐高祖、唐太宗、唐懿宗、唐昭宗并列为七庙,以表示自己是唐朝的合法继承人,史家称之为后唐。当时,后唐辖有魏博、成德、义武、横海、幽州、大同、振武、雁门、河东、河中、晋绛、安国、昭义等十三个节镇、五十个州。
灭亡后梁
后唐建立的同时,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契丹不断侵扰幽州,兵锋直逼河北。潞州守将李继韬叛附后梁,梁将董璋急攻泽州(治今山西晋城),意图吞并昭义镇,直接威胁后唐西都太原的安全。李存勖为了扭转战局,决定趁梁军东面防守空虚之机,出兵奇袭郓州,以切断梁军右翼,再伺机进图汴州。同光元年(923年)闰四月,李存勖命李嗣源率五千步骑,连夜冒雨渡河,一举袭破郓州。朱友贞听闻郓州失守,命王彦章率军阻止唐军西进。李存勖命朱守殷严守德胜,自率亲军进屯澶州。
五月,王彦章出兵杨村渡,攻克德胜南城,继而顺河东下,攻打杨刘城。他打算先隔断河北唐军与郓州的联系,再图收复郓州。而李存勖则命朱守殷放弃德胜北城,装载军需器械浮河而下,协助李周固守杨刘城。两军各自沿河一岸疾进,边行边战,互有胜负。不久,王彦章进抵杨刘城下,挥军强攻,昼夜不息,并以巨舰九艘横亘河津,阻拦唐军增援。他屡攻不克,只得退屯城南,筑垒连营,以阻击唐军渡河。
六月,李存勖亲临杨刘,一面命唐军出营挑战,牵制梁军兵力,一面命谋臣郭崇韬领兵奔赴博州(治今山东聊城东北),在黄河东岸修筑新城,以接应郓州唐军。王彦章率军急攻博州新城,还用十余艘巨舰置于黄河中流配合作战。郭崇韬据城坚守,李存勖亦率军自杨刘增援。王彦章只得撤军,退保邹家口。李存勖与郓州李嗣源重新恢复了联系。七月,王彦章复攻杨刘,再次被唐军击败,遂撤师西归,退保杨村,不久便被召回汴州。段凝接任主帅。
八月,朱友贞部署四路反击:命段凝攻澶州、董璋攻太原、霍彦威攻镇州、王彦章攻郓州,打算在十月向后唐发动总攻,但因兵力分散,造成汴州防守空虚。他还命梁军掘开滑州(治今河南滑县)南面的黄河大堤,以阻止唐军进攻汴州,但同时也将梁军主力阻隔在决河以北。九月,梁将康延孝投降后唐,将后梁军情尽数告知李存勖,建议唐军趁虚袭取汴州。而李嗣源则在郓州附近大败王彦章,俘获梁军将校三百余人,迫使梁军退保中都(治今山东汶上)。
十月,李存勖自杨刘渡河,进抵郓州,并以李嗣源为前锋,攻破中都,俘杀王彦章。当时,诸将都认为应先攻占兖州等地,再乘机而动。李嗣源则坚持趁虚袭汴的战略。李存勖命李嗣源率前军倍道兼程,向汴州进发。是月初九日,李嗣源抵达汴州,挥军攻城。朱友贞自杀,梁将王瓒开城投降。李存勖于同日抵达,由大梁门进入汴州,后梁正式灭亡。
平定前蜀
梁晋争霸期间,南方还存在很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据有三川(指剑南西川、剑南东川、山南西道),定都于成都,其国主称皇帝,与后梁分庭抗礼。后主王衍在位时,奢侈淫靡,大兴土木,委政于宦官、狎客,纵容太后、太妃卖官鬻爵,致使朝政败坏,贪腐成风。他还在国内四处巡游,强制沿途州县供应食宿,百姓苦不堪言。后唐灭梁,威震天下,岐国、楚国、吴越国、闽国、南平国等割据政权纷纷入贡称藩,前蜀却不肯臣服。李存勖便有意讨平前蜀。
同光二年(924年),客省使李严出使前蜀,趁机刺探蜀中虚实,他归国后极力主张伐蜀,称蜀国已有亡国之象,更坚定了李存勖出兵灭蜀的决心。当时,前蜀为了防御后唐,在两国边界驻有重兵。同年八月,李存勖又遣使者李彦稠入川,表示要与蜀国修好,以此麻痹王衍。王衍信以为真,派翰林学士欧阳彬为唐蜀通好使,出使后唐,同时还撤除了边界守备。
同光三年(925年)九月,李存勖以魏王李继岌为主帅,统领六万大军,征讨前蜀。李继岌年幼,军务皆有副手郭崇韬决断。唐军以康延孝、李严为前锋,连克威武城(在今陕西凤县东北)、凤州(治今陕西凤县)、兴州(治今陕西略阳)等地,缴获大批粮草。而与此同时,王衍仍在国内巡游作乐,到达利州(治今四川广元)时方知唐军来犯。他急忙组织三万兵马迎战,却被唐军击溃于三泉(治今陕西宁强西南)。前蜀各处藩镇纷纷来降,王衍仓皇逃回成都。
是年十一月,前蜀中书令王宗弼发动政变,囚禁王衍、后妃及诸王,自称西川兵马留后。他以王衍的名义邀请李严到成都,商谈投降事宜。李严驰入成都,抚慰前蜀官吏、百姓,命蜀军撤去成都的军事防备。不久,李继岌率大军进抵成都。王衍率百官出城拜降,前蜀正式灭亡。南方诸国皆惊惧不已。
死于兵变
同光四年(926年)二月,魏博戍卒在贝州哗变,推裨将赵在礼为首领,攻入魏州。邢州、沧州也相继发生兵变,河北大乱。元行钦带兵进讨,但却连连失利。李存勖本欲亲征,被宰臣劝阻,只得起用李嗣源,让其率侍卫亲军北上平叛。李嗣源在魏州城下遇到亲军哗变,被劫持入城,与叛军合势。他本无反意,但迫于内外形势,又无以自明,只得率变兵南下。
三月,李存勖亲自率军东征,欲坐镇汴州指挥平叛。但李嗣源已抢先占据汴州,得到大批唐军将领拥戴。李存勖知道局势已不可挽回,行至万胜镇(在今河南中牟西北)便下令回师,仓皇返回洛阳。他再三抚慰士卒,许以厚赏,但已为时太晚。士卒均不感皇帝恩德,沿途逃散过半。当时,李继岌已率征蜀大军班师,途中因平定后军康延孝叛乱,被耽误了归程。
四月,李存勖决定前往汜水关(在今河南荥阳西北),与李继岌会合,再联兵进剿李嗣源。他命扈从军兵候于宫门外,自己在内殿进食。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突然发动叛乱,率所部攻入兴教门。李存勖亲率宿卫出战,杀死数百乱军,最终被流矢射中,死于绛霄殿,时年四十三岁。伶人善友将乐器覆盖在李存勖身上,纵火焚尸。李继岌军至渭南,因部属溃散,被迫自缢而死。征蜀大军则在副使任圜的率领下,归附李嗣源。是月,李嗣源进入洛阳,在李存勖灵前称帝,史称后唐明宗。
七月,李嗣源将李存勖葬入雍陵,上庙号庄宗,追谥为光圣神闵孝皇帝。
后唐庄宗李存勖有能力一举灭掉后梁,却又为何会落得这般下场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当时只有李克用可以和朱全忠相抗衡。李克用虽然没能像朱全忠那样成就帝业,但他也曾被封为晋王,威赫一时。在唐末的历史上,李克用和朱全忠可以称得上是“双雄”。而李存勖正是李克用的儿子,正所谓,虎父无犬子,李存勖的能力自然也是有目共睹的,甚至一举灭掉了后梁,既然他的本事这么大,为何又会落得被乱箭射死
唐玄宗翻版李存勖:本可以提前结束五代十国,最后却死于一碗奶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说到唐朝,中国人都知道李渊、李世民、李隆基等等一系列的伟大历史人物,但是要说到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估计就没有几个人认识了。说起这位皇帝,他本来有机会可以达到李世民那样的程度,可惜的是由于他自己政治能力低下让他死于一碗奶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天下大乱,其中后梁创始人朱温和后唐创始人李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小编来说说李存勖的故事。 “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说的正是五代十国时期,统治疆域面积最广的后唐,其开国皇帝为李存勖,虽然姓李,但并非唐朝宗族。由于家中战功显赫,被封李姓。既然非唐朝皇亲贵族,为什么要沿用“唐”的国号呢? 李存勖本姓朱邪,出身于西突厥,为沙陀族人。世代为沙陀酋长,后来因其祖父,唐朝的州刺史朱邪赤心镇压兵变,功不可没,被皇帝赐为李姓
李存勖,接下来听听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风云帐下奇儿在,如果不是史书的记载,我们永远都无法相信一个人可以牛到这种地步。但是,偏偏这样一个“聚天下英雄莫能与之争锋”的天才人物,最后却死在了一个伶人的手里,这样的黑色幽默,是历史给我们的警示。 李存勖的军事才能超迈绝伦,举天下英雄莫能与之争 五代十国牛人众多,但是论军事才能,李存勖做为第一战神,应该当之无愧。他不但指挥能力出色,本身也极为骁勇善战
说到李存勖,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 说到李存勖可能很多人对这个人不太了解,但是这个人真的很厉害,在五代时期还真的是一位极具特色的传奇人物,其实他就差一点点能统一中国了,但是就是在最后的阶段,他却死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五代时期的传奇人物中有这么一个人,他少年成名,出身军旅世家,他足智多谋,骁勇善战,他曾吓得乱世枭雄朱温胆战心惊,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中,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李存勖的故事。 李存勖是后唐开国皇帝,唐末著名军事家。李存勖一生骁勇善战,深谋远虑,在担任晋王期间曾多次击败后梁,还有北方契丹。当时契丹人的战力十分强悍,但李存勖却能从中胜绩连连,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虽然李存勖打仗有一手,但没有治国之才,他在位期间重用官宦,杀害忠臣,还对百姓巧取豪夺,弄得民不聊生,士卒离心。
对李存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承父志,兼并河北,击退契丹,建立后唐,灭亡后梁、前蜀,得朱温盛赞,更被冠以“五代领域,无胜于此者”的评价,他就是唐庄宗李存勖[xù]。 但这位君主,能够打下这天下,却不能守天下。称帝后,他沉溺享乐,不再勤勉于政事,亲小人远贤臣,尤其宠幸伶人。 李存勖自小便对戏曲感兴趣,还未登基前,便经常粉墨登台唱戏。只是那时,由于心系父亲的遗愿,他不能
后唐建立的同时,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契丹不断侵扰幽州,兵锋直逼河北。潞州守将李继韬叛附后梁,梁将董璋急攻泽州(治今山西晋城),意图吞并昭义镇,直接威胁后唐西都太原的安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李存勖为了扭转战局,决定趁梁军东面防守空虚之机,出兵奇袭郓州,以切断梁军右翼,再伺机进图汴州。同光元年(923年)闰四月,李存勖命李嗣源率五千步骑,连夜冒雨渡河,一举袭破郓州。朱友
李存勖与后梁抗衡,打得是“为唐复仇”的旗号,故此在灭梁后便拆毁朱氏宗庙,追贬后梁二帝朱温、朱友贞为庶人。此外,李存勖以诛杀逆臣的名义,族灭后梁宰相敬翔、李振以及权贵赵岩、张希逸、张汉杰等人,又以“助梁篡唐”的罪名,贬窜唐朝旧臣郑珏、萧顷等十一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但对后梁所署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刺史等武臣,只要肯归附后唐,李存勖都会予以承认。如宣武节度使
李存勖,即后唐庄宗,五代时期后唐开国皇帝,后唐太祖李克用之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龙德元年正月,西川王衍、淮南杨溥劝晋王李存勖称帝,河中、昭义、沧州、定州、邢州、成德、天平诸藩镇连续三次上表劝进,各献货币数十万,供作李存勖称帝建国的费用。 李存勖左右幕僚也劝李存勖早日答应大家的请求。李存勖虽口口声声表示忠于李唐皇室,但已命令有关部门购买玉器制造传国宝,准备黄袍加身。河东监军张承业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小编来说说李存勖的故事。 在唐朝灭亡之后,华夏大地进入到著名的五代十国时期,这个时期各地出现了大量的军阀,这些军阀其实都是原来唐朝的诸多节度使,他们利用天下大乱,朝廷灭亡的时机,顺利割据一方。由于五代各个军阀的实力都不弱,再加上还有契丹,党项这些外族的影响,因此很长时间,天下都无法统一。相反,除了各方厮杀混战外,内部还要面临骄兵悍将们的威胁,这也
有哪些皇帝是被剪射死的,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古代中国被箭射死的四位皇帝:历经了2000多年风雨的中国帝制王朝,曾诞生了300多位皇帝,其中非正常死亡的皇帝却不在少数,像秦始皇被赵高害死;唐太宗李世民过多服用术士炼制的“仙丹”而死;南唐后主李煜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死等等,历史上像这样的例子太多了,笔者就不在多加累述了。但是这些非正常死亡的皇帝当中也有被箭射死的,历史上仅有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存勖,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李存勖十五年夹河血战,终以弱灭强、函窃国君臣首级献于唐高祖、太宗宗庙;七十日灭蜀、三分天下有其二,天下震动,时人皆以为唐室中兴、光武帝复生。对比七百年前未能剪除篡汉仇敌、抱憾终生的刘备诸葛亮,李存勖起码能过把瘾就死,也不枉在世上走一把了。生如流星,但是,李存勖真的不是李唐血统啊,刘备好歹是个中山靖王之后。还有一点,从后唐灭亡开始,直到北宋初年,后唐
后唐庄宗李存勖(xù)(885年12月2日-926年5月15日),本姓朱邪,字亚子,应州金城县(今山西省应县)人,沙陀族。五代时期后唐开国皇帝,后唐太祖李克用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李存勖善于骑射,文武双全。唐朝末年,随父征战四方,颇有功勋,累迁检校司空、晋州刺史。天祐五年(908年),出任河东节度使,袭封晋王。骁勇善战,长于谋略,南击后梁,北却契丹,东取河北,西并
你知道李存勖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承父志,兼并河北,击退契丹,建立后唐,灭亡后梁、前蜀,得朱温盛赞,更被冠以“五代领域,无胜于此者”的评价,他就是唐庄宗李存勖[xù]。 但这位君主,能够打下这天下,却不能守天下。称帝后,他沉溺享乐,不再勤勉于政事,亲小人远贤臣,尤其宠幸伶人。 李存勖自小便对戏曲感兴趣,还未登基前,便经常粉墨登台唱戏。只是那时,由于心系父亲的遗愿,他不能将大部分
李存勖,五代时期后唐开国皇帝,后唐太祖李克用之子,父子二人可谓是唐末时期的风云人物。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当时朱温对李存勖有个非常高的评价:“生子当如李亚子(李存勖小名),李克用虽死犹生!我的儿子与之相比,就像猪狗一样!” 李克用死后,李存勖继任河东节度使,袭封晋王,那个时候他才二十四岁。当时很多人看他年轻并不服他,这里面尤以他的他的叔叔李克宁,还有李克用的几个养子为主
李存勖,即后唐庄宗,本姓朱邪,字亚子,后唐太祖李克用之子,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开国皇帝,在位共3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唐末时期,李存勖随父四处征战,颇有功绩,南击后梁、北取契丹、东取河北、西并河中,使得晋国日益强盛。23年4月在魏州称帝,定国号为唐,史称后唐。在位期间,并岐国,灭前蜀,得凤翔、汉中及两川之地,震动南方割据诸国。晚年沉缅于声色,致百姓困苦、士卒离心。926年
李存勖,即后唐庄宗,本姓朱邪,字亚子,后唐太祖李克用之子,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开国皇帝,在位共3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唐末时期,李存勖随父四处征战,颇有功绩,南击后梁、北取契丹、东取河北、西并河中,使得晋国日益强盛。23年4月在魏州称帝,定国号为唐,史称后唐。在位期间,并岐国,灭前蜀,得凤翔、汉中及两川之地,震动南方割据诸国。晚年沉缅于声色,致百姓困苦、士卒离心。92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