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字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立国共289年,历二十一帝。除了正统皇帝外,还有4位获得“帝谥”的皇帝,他们分别是谁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一、李弘(孝敬皇帝)
李弘(653年—675年),高宗(李治)嫡长子,母亲是后来成为一代女皇的武则天。显庆元年被册立为皇太子,李弘自幼为储君,深得父皇的宠爱和重视。在太子位期间,上书修改不合理之法,体恤民情,甚至为了两个姐姐求情而得罪母亲。由此可见,李弘是个仁孝之人。
可惜的是,上元二年(675年)李弘陪伴帝后出行洛阳时,猝逝于洛阳合璧宫绮云殿。时年二十三岁。高宗(李治)十分悲痛,以“慈惠爱亲,死不忘君”破例追赠李弘为“孝敬皇帝”。其妻裴氏(宰相裴居道之女)为恭哀皇后,陪葬恭陵。李弘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由父亲追赠为帝的太子。
二、李宪(让皇帝)
李宪(679年—742年)本名李成器,避玄宗讳,而改名李宪。睿宗(李旦)嫡长子,玄宗(李隆基)长兄,母为肃明皇后(刘氏)。
文明元年(684年)睿宗第一次在位时被册立为皇太子,不久之后,武则天称帝,其父被降为皇嗣,自己亦成为皇孙。
唐隆政变之后,睿宗复位,在立太子之时犯难,李宪主动以“储君,是国家的职位,太平时节就以嫡长子为先,国难之时就应归于有功的。若处理不当,就海内失望,这不是国家吉祥事”为由让位于李隆基。
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对其十分敬重,历任太子太师、司空、雍扬岐泽泾州刺史、宁王。恭谨自守,不妄交结,不欲朝政。
开元二十九年(742年)李宪去世,享年六十三。玄宗(李隆基)以其“高尚品德”追封李宪为“让皇帝”,其妻元氏为恭皇后,一起葬于惠陵。
三、李琮(奉天皇帝)
李琮(?—752年)玄宗(李隆基)长子,母为刘华妃。因狩猎伤及面部而无缘太子位。天宝十一年(752年)五月因病逝世,追赠靖德太子。肃宗(李亨)继位后,追增其为“奉天皇帝”,其妻窦氏为恭应皇后,合葬于齐陵。
四、李倓(承天皇帝)
李倓(?~757年)肃宗(李亨)第三子,母为张宫人。英毅才略,善于骑射,且为人正直,封建宁郡王。安史之乱爆发后,支持父亲李亨即位于灵武,与太子(李豫)一同领兵平叛。最后因得罪李辅国和张良娣,纠缠于权力斗争。受到诬陷被赐死。
宝应元年(762年),代宗(李豫)即位后,追赠为齐王。大历三年(768年),追增其为“承天皇帝”,其妻张氏为恭顺皇后,一同改葬于顺陵。
以上四位被追赠为帝的太子(或王子),都有着不一样的人生,同样亦为大唐帝国的兴盛做出了一定贡献,希望以上资料对大家有所帮助。
太子李弘到底是怎么死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李弘,是唐高祖的第五个儿子,也是武则天所生儿子中年龄最大的一个。李弘五岁时,唐高宗废掉原先的太子李忠,改立李弘为太子。上元二年四月,年仅二十四岁的芳龄,皇太子李弘在随父皇、母后游幸东都苑内最西端的合璧宫时,突然死于宫中绮云殿。高宗悲痛不已,破例追赠太子李弘为“孝敬皇帝”,并以天子礼仪下葬。 然而
李治和武则天生了一个国民暖太子!李弘是个怎么样的人?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李治是极其善于隐藏实测沉稳腹黑的政治天才,武则天的手腕和毒辣的执行力就更不用说了,两夫妻搭伙掌朝的那段时期简直像开了挂一样无敌。小编先前说过李治十分专一甚至只愿意跟武则天生猴子,这还是得归功于武则天拥有美貌的同时智慧也并重啊。李治这么腹黑,肯定是不想随便找后宫三千浪费自己的优良基因,于是乎当然是想和武则天强强联手,生
今天,来给大家讲讲历史方面的相关内容。禅位的吉期,看着临近,这天,太子李弘来仁寿殿请安,武后正在让宫人为她梳头。儿子来了,她自然无所避忌,一边让宫人继续为她梳理,一边说:“昨天大理寺卿狄仁杰有一道奏章,你是怎么批示的?”原来前不久,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和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奉旨监修宫门,采伐树木时,误入昭陵,将陵区范围内的一棵柏树砍倒了。须知陵区范围内的一草一木都是不能动的,取土更是大罪。但陵区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