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简单地处理好后,门外传来香草的声音,“公子,魏大人来了,说要见您。”

谢疏钰一听魏潮来了,也没多想,只以为魏潮得知白天自己去过县衙,这会找过来的。他怀疑那两个婆子和花妖案有关,打算先审一审再见魏潮。

谢疏钰道∶“让他等着!”

香草“魏大人说有急事,等不得。”

既然如此,谢疏钰只能先去见魏潮,让香草带人守在卫淼身边,以防再出什么意外。

东篱居一楼的偏厅,魏潮已经等候多时了,他身后还跟着一个妇人,仔细一看,不是那个跳窗逃走的又是谁。

近来为了花妖案的事,魏潮简直忙的脚不沾地。他其实是东篱居背后的东家,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事,也是头痛欲裂。

他对身后那婆子道“不是和你们说近来风声紧,暂时不要行动吗”

那婆子自知做错了事,也是惭愧的紧,头埋的很低,“主家,是我们不好。只是这次东篱居正好来了年方十六的姑娘,一时间按捺不住,就……”

“愚蠢!你可知楼上那人是谁?”

话音刚落,谢疏钰到了,他看看魏潮,又看看那眼熟的婆子,蹙眉,“魏大人这是……”

不等谢疏钰说完,魏潮便示意身边的人都退下,谢疏钰一个眼神,冯宝财也带人出去了。很快偏厅只剩他二人,魏潮关上门窗,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

“殿下恕罪,实不相瞒孙大娘三人是受下官指使,她们都是苦命人,一把年纪被丈夫逐出家门,走投无路之下臣收留了她们,并让她们留在东篱居做事。”

谢疏钰虽震惊,但面上仍是平静,“魏大人是说,你是花妖案的主谋?”

魏潮一听连连摆手,“不是,花妖案是花妖案,臣只是让孙大娘三人留意顺源县年方十六的姑娘,想办法偷偷查验她们左胸口是否有月牙胎记,从没对那些姑娘不利啊。”

这番话倒是与孙大娘等人方才的话对得上,只是谢疏钰不解,“魏大人为何这么做?”

魏潮支支吾吾半晌,只能一一招来,“臣是为了寻找妹妹。”

这下谢疏钰更奇怪了,他倒是知道魏文彬一家三口都在寻女,但魏文彬的女儿不是早死在乌水镇了吗这家人还没死心

谢疏钰让魏潮起身回话,他负手而立,语气沉沉,“据孤的消息,魏大人的妹妹早在十多年前就死在了乌水镇,又何必做没有结果的事?"

魏潮脱口而出,“不,死在乌水镇的不是臣的妹妹。当年臣随母亲第一次去乌水镇时候,确实以为妹妹已死,但第二次经过多方探查,有位曾帮桑云照顾孩子的老妇人作证,桑云抱回的那个孩子胸口没有胎记。而臣的妹妹,自出生左胸口就有一块月牙胎记。”

“胎记”谢疏钰细细琢磨着这番话,心下了然。

怪不得,魏潮忽然回京为官,很多事情做起来,官比民方便。

只是,谢疏钰并不赞同魏潮的做法,这种法子找人太慢风险又高!

但这一家人的遭遇,实在令人唏嘘。

如果那个孩子没有丢失,魏文彬会是大梁第一贤臣,乌嘉福仍是那个嚣张跋扈的长公主,至于魏潮一身力气,说不定南征北战,已经是威名赫赫的大将军了。

谢疏钰开了窗,窗外夜色沉沉,他的声音亦如这夜色,“魏潮,寻人这么多年,累不累不累?”

“殿下,臣不累。”

魏潮脊背笔直,回答掷地有声。

“当年母亲刚生产完身子虚,臣守在妹妹身边,臣只是打个盹的功夫,妹妹就不见了。殿下不知,这是臣此生最后悔的事。”

那时候魏潮还很小,但后来的很多年里,这段记忆却特别清晰。

他总是想,如果那时候自己没睡就好了,如果那时,把妹妹抱的再紧一些,就好了。

这些年,魏潮经常做梦。有时梦见妹妹被虐待而死,有时梦见妹妹责怪他。

每每想到他的亲妹妹,如今正在哪个地方受苦,魏潮心就如被火烘烤,抽抽的疼。

魏潮拱手,“臣有罪,随殿下处置。只是还请殿下留臣一条命在,臣……还要继续找妹妹。”

谢疏钰望向他,“如果一直找不到呢?”

“那就一直找,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只要还有一口气在,臣就能继续找!”

魏潮明白,与世上的很多人比,他或许不是那么聪明,但即便用最笨的法子,他也能一年一年找下去

念在孙大娘三人所作所为事出有因,谢疏钰就把人放了。魏潮走后,谢疏钰淡淡道∶“这家人……可真是一个比一个执着。”

冯宝财得知事情来龙去脉,不禁动容,说“为人父母,可不就是如此么。”

如果丢失的人换成七公主,想必殿下也会如此执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