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第四十九章

春心燎原 松下有鹤 2132 字 2022-09-23

“表兄,还请问清林家被处死一事的详细。”南音定下决心道,“林钟那边,也安排我与他见一面罢。”

如今这事牵扯到的,可不仅是给温家投毒了。

温子望竟没有问南音太多,直接应了下来。

日色正好,满园花草在这初春争相汲取阳光雨露,南音静静望了会儿,脑海中想起绥帝在御案前批阅奏折的身影。

那日让绥帝改主意,已是钟勤御史、太后和她三方苦苦劝谏的结果,她相信他不会再有改动,当初要处死那几人的旨意,也还没来得及出长安。

明州监察是绥帝亲自所选,他出问题的可能,其实很小。

先生如果知道此事,会如何做呢?

……

御书房中,绥帝心有灵犀般顿笔,忽然问:“多少日了?”

全英领会答:“十八日,算起来,慕娘子抵达扬州应当已有三四天了。”

他上前添茶,见绥帝眼下淡青,小心翼翼道:“慕娘子临走前,陛下答应了要以龙体为重,如今……只怕待娘子归来,要怪罪奴婢等人了。”

归来一词用得好,这句话也显得关系亲昵,绥帝听了便眉梢微微一扬,“她脾性素来好。”

脾性好,便是陛下挥霍自己身体的理由,便是骗人的理由?全英内心的怨念,并不敢诉诸于口,“还有太后娘娘在呢。”

绥帝沉默了下,“拿参汤来。”

全英依言,拿得并不是很情愿,那会儿是有急事,陛下没有时辰休息,只能用参汤养神。如今哪需要陛下一直拿身体去熬,依他来看,还是多睡睡为好。

曾经是除了上朝、处理政务,就是去道观听经念经,如今不去道观了,更多的时辰都扑在了国事上。这转变看着挺好,可对于全英来说,陛下依旧不爱惜自己身体。

喝了口汤,在绥帝口中自是寡淡无味,与那日南音亲手所喂截然不同。心底又隐隐有躁意横生,只是都被强行压制了下去。

这次不同于南音归家,那时候他尚且没有把南音揽在怀中的想法,只是下意识不喜,并没有彻底弄清自己的心意。如今已经明确了归来后南音会入主后宫,与他长久相伴,这种等待也就变得可以忍受了。

“陛下。”有内侍呈上紧急信报,是明州那边传来的。

明州监察一路快马行去,本就比南音他们要快许多,如今还能传消息回京,想来早就到了一段时日。

绥帝一目十行,看到中间,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叫全英内心咯噔,视线也跟着瞟了过去。

明州监察道,他本是要去好好询问林家人关于赈灾粮安排事宜,但刚到明州,就被告知林家一家人都已畏罪自尽,且留下了一封罪己书,上呈天子。

一家七口,除却留在老家年事已高的父母双亲,竟连十二岁大的孩子都跟着自尽了。

明州监察信中直言此事恐有蹊跷,但江南道一带势力旁杂,他区区一个临时封的监察一职,即便手持陛下御令,行事也有诸多掣肘。请绥帝暗中拨大理寺、御史台或刑部的官员下江南查案,里应外合,才能将此事查清楚。

明州……绥帝将信报放下,琢磨此地,指节不由在案上轻叩。

“江南道巡察使去年述职的折子,给朕找出来。”

内侍领命,连忙去库房寻找,不出多时便给绥帝呈上。因这位巡察使话多,事和人都记得尤其清楚,绥帝才有印象。

此时视线在那些人名上一带而过,绥帝本就没有弧度的唇角绷得更直了,“传中书令、尚书令、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来。”

他口中下令,想的却是明州和扬州靠得极近,而南音此时正在那儿,明州有异,扬州定也无法幸免。

寻常的官员下去,恐怕毫无作用。绥帝如此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