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页

不纯+番外 音痴阿猫 850 字 2022-09-23

曹扬中德混血,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李牧这是第一次听他讲课,为了以防万一,还专门带了录音笔。朱珠更是全副武装,“我来拍ppt,回头咱们一起整理。”

高考都没这么认真。

曹扬讲的是以白酒为基酒的调酒创意。

ppt点开,大家笑了,一瓶山西汾,一瓶国窖1573,一瓶青花郎。

一场鸡尾酒的主题讲座,却以白酒为主角,着实令人意外。

“我是半个中国人,”曹扬开了场,“十五岁以前都在中国山西生活,汾酒在我的童年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不知道大家第一次喝酒是什么时候?对我来说,是五岁,我喝的第一口酒,就是汾酒。”

李牧对白酒了解不多,但也知道其最基本的类型。清香型白酒,以山西汾酒为代表,按工艺来分,可分为大曲清香和小曲清香。

国酒与洋酒的区别,根本在“曲”。所谓“曲”,即曲霉。酿酒师会在酿酒剩下的酒糟混入新的小麦制成的新的曲料。将曲料混入蒸好的高粱或主要的生产原料里,再历经发酵,便有了入口绵醇的美味。

曹扬介绍,“国窖1573则是浓香型代表。浓香型白酒需要在窖池里发酵,窖池里丰富的菌群能够丰富白酒的风味。1573,便是窖池的年份,在我国窖池中无人能出其右。”

至于酱香白酒则是酿造最为复杂、也最为珍贵的一款。同样需要窖池,制作工艺上也更为繁琐。除了青花郎,大家更为熟悉的酱香型白酒,就是茅台。

李牧手上的笔记停了下来,他开始思考,曹扬为什么将目光投向白酒。

毕竟,国人对白酒,总是怀着一种特殊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