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实验成功,可控核聚变近在眼前!

周青和汪辉一头。

这就是提取一阶碳遇到的问题,他们制定了详细的提取方案,好多步骤是在真空中进行。

有些步骤要手动处理,需要非常精细的操作。

如果操作过程中出现一点点偏差,就会让材料中混入杂质,会让所有的努力付之东流。

“两个问题。”

王浩道,“一个问题就是设备精度不够、效率太低;第二就是原材料中的一阶碳含量很低。”

“提取一阶碳,比一阶铁还要麻烦。”

他说着摇了摇头。

其实一阶碳提取的难度和一阶锂差不多,只不过就是提取步骤多出几个,需要手动操作的也多了。

后者就导致失败率很高。

但实际上,一阶锂并不需要大量提取,提取出锂单质也只是为了实验研究,而应用上来说,磁化锂元素材料就足够了。

一阶碳不一样。

碳元素的应用太广泛了,研究的方向也非常广泛,就必须大量的提取才可以。

碳比锂强的地方在于,可以制备成稳定性态的单质,自然界中就存在很多碳元素单质,比如金刚石、石墨、富勒烯等等。

现在他们提取后的一阶碳,只是一种混杂的无定形碳,就是一大堆粉末状问物体。

如果不能制备出稳定性态的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肯定会掺入杂质,就会对后续的实验研究造成影响。

王浩说了两个问题。

第二点是设备环境问题,想要改善是非常困难的,湮灭力场实验组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全力支持,材料检测中心的实验设备,也都是国内最尖端的,有些还是暂时买不到的进口设备,是从其他实验室直接搬过来的。

徐老师皱眉想了一下,问道,“湮灭力场的强度还能提升吗?”他指的是一阶碳含量问题。

如果能继续提升湮灭力场强度,一阶碳的含量就不再是问题。

就像是一阶铁一样,最开始只能以克为单位来提取,后来则是快速变成了‘千克’。

王浩摇头,“暂时不可能。”

“为什么?”

徐老师有些不理解。

“这次是真达到极限了。”王浩继续摇头解释道,“之前我们的技术一直在提升,但最近两个月已经停下来了。”

“我们的技术已经达到了瓶颈,再想通过改善材料布局的方式进行提升很困难。”

“这次力场提升是因为螺旋磁场的作用,但磁场也开到了最大,制造出的强度是。”

“短时间是不可能了……”

王浩说着犹豫了一下,还是解释道,“如果再想有大的提升,就必须找到新的材料,或者有全新的理论突破。”

大的提升,确实不可能了。

好多次实验已经证明,一阶元素材料制造湮灭力场强度受限,他们暂时只能继续使用高压混合材料。

湮灭力场的继续提升,就必须要有可替代的新材料。

徐老师想了想说道,“设备方面,你们把需求列出来,我们会想办法尽量争取。”

他说完又问道,“王院士,新发现要公开吗?”

王浩听的一愣,“为什么这么说?”他倒是考虑过购买设备可能遇到的问题,认为一阶碳是个重要的谈判筹码。

其他就没有这么深入了。

至于公开……

一阶碳不是才刚发现吗?他觉得还要研究一段时间,才会去考虑公开新发现的问题。

徐老师轻咳了一声。

作为科技部门的负责人,当然不能总是看重利益,但售卖一阶铁的感受确实很好。

他换了个问话方式,“王院士,你觉得一阶碳的发现需要保密吗?或者,一阶碳需要对外禁售吗?”

“那倒是不用。”

王浩摇头道,“这应该不牵扯上次开会说的保密领域,我们的关键技术保密只有两种。”

一种是f射线。

一种是湮灭力场技术。

一阶碳材料和f射线发生技术无关,也不能用来制造高强度的湮灭力场,自然不用去保密。

反倒是公开的好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