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替代假设?高下立判?王浩:谢谢你的数学论证!

华人数学家大会似乎是从第二天上午才开始的,上午来的人甚至比昨天的开幕式还要多。

王浩的报告非常受关注,他做报告的地点选在了最大的报告厅。

早上八点钟的时候,报告厅就已经挤满了人。

前面几排的座位都是固定好的,后面的座位则可以随意就坐,有的人干脆就挤在了后排,还有些人干脆就等在了门口。

正式报告是九点开始。

多数学者在八点半之前就已经到了,他们到了会场以后就不断的讨论着。

保罗菲尔-琼斯也来了,他顶着通红的眼睛,像是即将奔赴角斗场的战士,他的位置也非常靠前,是处在第三排的左侧,他进来的时候还自带了咖啡,想好要打起精神听报告。

其他人听报告都是希望能够听懂、能够理解,保罗菲尔-琼斯想的是“找问题“,他对莱德利-帕森斯严肃说道,“一定要更认真。我们要找出他的问题,而且肯定有问题。”

帕森斯问道,“保罗,你觉得问题会出在哪里?“

“假设!”

保罗菲尔-琼斯毫不犹豫的说道,“王浩的数学、计算、推导,肯定都没有问题,他能够计算出固定能量区间的异常,绝对不是巧合。”

“但是,这不代表湮灭理论是正确的。我看过了他的论文内容,假设是关键,在论文中,他没有说的很清楚,现在是他的报告。”

“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帕森斯对保罗菲尔-琼斯还是有相信的。

弦理论是一个有崇拜主义色彩的研究领域,保罗菲尔-琼斯就站在了金字塔高层,而帕森斯也不过处在中间位置而已,他对于保罗菲尔-琼斯的能力是非常敬佩的。

终于快到了九点钟。

王浩从边侧小门走进了会场,气氛顿时变得安静下来。所有人的注视下,他走到了报告台上,转过身面向台下的人。

在正式做报告前,他还是先查看了一下任务--

【任务三】

【研究项目名称∶构建湮灭理论的数学体系(难度∶s+)。】

【灵感值:7。】

新的任务灵感值增长速度很快,大概也是因为长期的积累。他已经做了很长时间湮灭理论的研究,只是一直没有塑造底层的数学理论。

有了之前的积累以后,不是从零开始的研究,灵感值增加的速度就会快一些。

他投入了一个教学币,开启了任务灵感值翻倍的教学模式。

杨-米尔斯方程的研究,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不一定能够获得灵感。

湮灭理论数学构造的研究任务,灵感值处在快速增长期,报告也和任务有一定的相关性,增长速度肯定会快一些。

“感谢大家来听我的报告。”

王浩起了个开头,“这个报告是我个人针对杨-米尔斯方程的研究,又结合了我对于湮灭理论的思考。”

“我很高兴看到,研究能够被欧洲核子组织的实验证实,在这里,我要感谢一下ats实验组。”

“然后,就可以开始了。”

王浩说完就开始了讲解。

他的讲解是从杨-米尔斯方程的分析开始的,但针对杨-米尔斯方程的分析,他只花了十分钟进行讲解。

这主要是方程的分析过程,都已经发表在论文上了,可以去《自然-物理》杂志找全篇内容。

王浩只是针对的讲一些难点。

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分析,本身没什么特别需要说的,只要有足够多的基础,慢慢去研究总会理解。

那不是太过高难度的问题。

在十分钟的简单讲解以后,他就进入到了正式内容,也就是给方程的分析结果赋予物理意义。

当到了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报告厅里的人明显都认真了许多。

前面只要知道结果就可以了。

哪怕依旧不了解方程的分析过程,也不影响他们去听接下来的内容。

接下来王浩直接引入了“湮灭理论成立“的假设,随后就对于方程分析过程以及结果,进行物理性质的研究。

这一部分内容就非常复杂了,因为涉及到了量子物理,涉及到了好几种微观力的分析,还涉及到了粒子对撞实验的能量区分等内容。

台下每个人都听得很认真。

面对这样高难度的内容,即便是顶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想要跟着去全部理解,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台下。

保罗菲尔-琼斯听的非常认真,他死死的盯着白板上的数学内容,脑子里不断思考着假定范围,的内容。

在王浩讲解了二分之一的时候,保罗菲尔-琼斯就已经发现了关键。

王浩的研究有两个重要假设,一个就是空间和质量的相互作用;另一个则是极其微小的质量单位会被湮灭。

这是湮灭理论的两条基础规则。

保罗菲尔-琼斯发现无法破解第一条规则,空间和质量的相互作用,可以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来理解,即便到了微观物理,把粒子单纯看做是波,也很难去进行反驳。

但是,第二条可以。

”可以把质量单位的湮灭,用弦的崩散来代替。”

”不一定是质量单位被湮灭,也可能是自然崩散……”

保罗菲尔-琼斯思考着,脸上露出了笑容。

他依旧认为自己的想法不够完美,不能够做到直接否定湮灭理论,但从另一个角度去做解释,最少能让其他人知道,湮灭理论不是唯一的解释。

……

王浩的报告持续了一个半小时。

虽然时间并不算太长,但内容却是晦涩难懂,即便有着《教学的反馈》的理解加成效果,报告厅能全部听懂的,也不会超过四分之一,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前排。

等王浩的报告全部结束以后,就直接进入到提问时间。

保罗菲尔-琼斯迅速站了起来。

其他人也都看了过去。

琼斯迫不及待的说道,“王浩博士,我认为,你报告中的假设前提,也可以用弦理论来解释。”

”哦?”王浩听着。

”你的假设中提到,质量单位会被空间所湮灭。”

”那只是一个假设,是足够小的质量单位,会凭空消失。”

“弦理论中,也有崩散论,弦的组合会发生崩散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