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村民的个性淳朴善良,他们站在自己的小院里,面朝远道而来的偏远招手微笑,并且有些热心肠的村民见唐烨泽拉着疑是行李的箱子,询问他们是不是迷路了,要不要进屋喝杯茶歇歇脚。

廖北北渐渐被这份热忱所感动,然而,当他们穿过村庄小路,来到一所由砖瓦房搭建的小学校的门前时,才发现全村最奢华的建筑物在这里。

之所以说它奢华,只因为村屋太过破旧,两间方方正正的钻瓦房显然变得突出。

“盖房所需的砖头是由孩子和老师们用牛车拉上山的,今年才落成。”

唐烨泽也是在无意间发现这所小学校的。那是我三个月前的事了,喜欢独自驾车观景的他,路遇一行迟缓的上山队伍,无形当中阻挡了他的去路。他下了车,只见一位中年男人驾着老式的牛车,车上堆砌着不算完整的红砖头,而年仅十岁左右的孩子们,齐心合力推着木板车。可想而知,开车都要两个小时,他们走了多远的山路,不过,虽然很辛苦,但孩子们的笑容中却带出无限的憧憬。

廖北北听完唐烨泽一番简单的叙述之后,不由得双手合十,变成了星星眼,她真心地说:“你帮他们运砖头?我好崇拜你啊!”

唐烨泽抿唇一笑:“不用把我想得太伟大,如果不帮忙不知道会堵到几点。”

这时,几个孩子已认出唐烨泽,孩子们三五成群地簇拥在唐烨泽身边,又好似生怕弄脏他干净的衣服似的,所以现在落满补丁的粗布衣裳上擦擦小手,才热情地抱住唐烨泽,一边叫着“叔叔好”,一边高声呼喊教室里的老师们。

唐烨泽则抱起他们其中最小的一个孩子,掏出纸巾帮孩子擦去挂在嘴边的口水。

“唐先生,您好!好久不见啊。”校长亲自跑出小平房迎接唐烨泽。唐烨泽放下孩子,笑了笑,将手拉车上的学习用品及食物交给老校长,说:“这是我们公司送给孩子们的学习用品,我刚巧路过这边,顺便带过来了。”

老校长紧紧地握住唐烨泽的双手,激动地说:“太感激你们了,唐先生在哪个公司工作啊?我一定要写感谢信感谢唐先生!”

唐烨泽笑着摇头:“不必客气,扶持教育事业人人有责。”说着,他掏出一张事先写好的卡片交给校长,说,“本公司刚巧启动了一项基金计划,如果孩子们有什么需要可以直接写信给我,我会代表公司尽快达成孩子们的愿望。不过,公司提出一项附加条件,书信要求工整、语言流畅,一封信中错别字不可以超过三处。”

孩子们仰着头仔细听着,但好像有些没听懂,所以一个孩子举高双手,急忙问道:“叔叔叔叔!如果我想要一个足球,也可以写信吗?”

唐烨泽摸了摸孩子的头,温柔地说:“当然可以,只要你讲清楚需要足球的原因,叔叔就可以帮你达成心愿。”

“嗯!我想跟小朋友们一起踢足球,等长大了一起为国争光!”小男孩信心十足地说。

唐烨泽朝他竖起大拇指:“有志气!叔叔下次来的时候给你带足球。”

话匣子这一打开,孩子的情绪也跟着高涨起来,老师们无不向唐烨泽投来赞叹的目光,心想,唐先生没有从事教育工作真是浪费人才啊。当然,所有人都不知道他是地产界的大老板。

廖北北则站在一旁静静聆听,她不知怎么了,看到这一幕很想掉眼泪,也许是被此情此景感染了吧。并且忽然之间,她似乎明白了一些事。如果她没记错的话,唐烨泽的车没有低于百万的,他完全可以像大多数人那样冷眼旁观,却愿意驾驶昂贵的车子帮助村民拉砖头。当然,他可以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帮助,但他并没急于甩出大把钞票炫耀他的能力,而是用一种真挚的感情鼓励那些向往上学的孩子们。让自己,让孩子们深刻地体会到——救济并非解决问题的良方,真正摆脱贫困的钥匙把握在自己手中,在于每个人对自身制订的目标有多大。如果你连想都不敢想,便没有未来可言。

唐烨泽无意间看到她眼中的泪光,收敛笑容,走到她面前,外头轻声问道:“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