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第八十五章

次日,卢尚书请辞,景安帝下旨允准,升原吏部右侍郎程立为吏部尚书。此外,调户部右侍郎王砚为吏部右侍郎,而户部右侍郎的位置则由侍读学士陆照补上。

旨意一下,朝堂震惊,陆照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从太、祖立朝以来百年,他们就没见过比陆照升官更快的人,这才多长时间啊,他硬生生又从一个四品翰林院学士升到了三品侍郎的位置上!

户部侍郎,在户部中是握有实权的高官,仅在户部尚书之下。虽然右侍郎的地位比不上左侍郎,但陆照眼下才多大年纪啊?不过二十三岁!

“陛下,陆侍读调到户部去,似乎不太妥当……”有朝臣开始提出质疑,一群人默默点头。

闻言,景安帝也不生气,含笑将卢尚书的奏折拿出来说事,言卢尚书两朝为官,临退之前举荐陆照,陆照又确实功绩突出,两相权衡之下,户部右侍郎的位置给了他也不算出格。

“卿等也知道陆卿在东海开通海路,政绩卓越,弥补了朝廷在海防上的亏空。如今国库不丰,户部正是需要陆卿的时候。”戎胡那边的事情还是隐秘,当然不能直接在朝堂上说出来,不过内阁重臣心里都有数,陆照这次升职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陛下所言极是,陆明德担得起户部侍郎的位置。”严问一开口,还想反驳的朝臣也只能认了。

陆侍读变成了陆侍郎。一字之差,地位天壤之别。三品的朱衣高官,已经有了进入内阁的资格,就连太子靖王这等天潢贵胄也要客客气气地应对。

早朝散去,靖王抬眸瞥了一眼被朝臣们包围着恭维的陆照,目光幽深冰冷。还好昔日陆照在东海的时候,他留了一手,不然今日便是他也不能轻而易举地对着三品大员出手。

二十三岁的户部侍郎,这人的运气果然逆天。

陆照升任户部右侍郎的消息传回安国公府,安国公和端敏长公主的反应暂且不提,陈氏却是欣喜若狂。

世子要将二房和三房分出去已成定局,老夫人强逼着要等四娘出嫁了之后再分家,她膝下的五娘却无人顾及。虽然嫁妆丰厚了一些,但从一个不知名的五品小官府邸出嫁和从安国公府出嫁,差别不是一点半点。

眼下可好了,陆照升了三品侍郎,五娘是他的表妹,出嫁时脸面又强了不少。

陈氏想到这里,急冲冲地要去梧桐巷为外甥贺喜,连带着姜三爷也第一次从妾室的房中出来,对着陈氏和颜悦色夸赞了陆照一番。

若不是因为他自恃是陆照的长辈,恐怕也要一起去梧桐巷。